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误入贼船> 第十九章 皇帝动怒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皇帝动怒颜(2 / 2)

会稽公主常对徐逵之说:“你我夫妻虽然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但**无不是纨绮丝竹之音。”

徐逵之道:“田公得此,以为过矣。我已经非常满足了。”

两年后,他们有了儿子徐湛之,全家人更是其乐融融,但是徐逵之在伐魏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身亡,当徐逵之遗体抬回会稽公主府时,会稽公主哭得死去活来,主持丧事的护丁说:“千岁节哀,当务之急是如何安葬驸马爷。”

会稽公主叹息一声道:“丁督护,一切由你来cao办。”

护丁道:“别的已经安排就绪,就差谱一首哀歌了。”

“那快作词呀!”

护丁听会稽公主声音异常悲哀,就根据她的悲鸣,谱成了曲子。

会稽公主为了对丈夫的永逝怀念,便把哀曲起名叫《督护》。

正当她丢下碗yu唱《督护》哀曲时,忽听侍女禀报:“陛下驾到。”

刘义隆进屋后见会稽公主无限悲哀,便问道:“今ri元宵之夜,皇姐为何唱起哀曲来了?”

会稽公主道:“每到佳节倍思亲,你那姐夫抛我而去,怎能不伤感呢!”

刘义隆道:“人死如灯灭,今朝有酒今朝醉,你我姐弟二人,何不在这元宵佳节,来个一醉方休?”

会稽公主为了儿子徐湛之免于处罚,本应前去感谢刘义隆,见刘义隆不请自来,少不了要热情款待,便说道:“那是自然了。不知陛下要喝何酒呀?”

刘义隆道:“当然是一品香了。”

会稽公主即刻吩咐奴仆,备下了酒宴。

刘义隆看看满桌的菜肴,道:“皇姐,若我们十几个皇姐皇兄能同聚一桌畅饮,那该有多么开心呀!”<>

“可有人就是要与朝廷做对,朕痛心啊!”

“不说那些伤心的话,咱们还是赶快饮酒。”会稽公主边斟酒边说:“这一杯酒是感谢陛下不治小儿之罪,请陛下纳用。”

刘义隆仰脖子喝下酒道:“我怎能忍心治罪外甥呢?不过,皇姐以后要教导湛儿悉心辅政哟!”

“他若再有不规,请陛下国法伺候就是。”

姐弟俩边说边饮,一坛一品香不知不觉亮了底儿。会稽公主虽有些酒力,但她怎能抵得了当今皇上,酒酣之时,突然伏地,不胜感伤地连连向刘义隆叩起头来。

“刚才还好好的,你这是为何呀?”刘义隆扶起刘兴弟道。

“姐姐一想到四弟刘义康,就高兴不起来。”

“四弟在豫章不是好好的吗?”

会稽公主道:“车子(义康)xing情倔犟,到了晚年,陛下定不会容他,今特地求陛下饶他一命。”刘义隆yu言又止。

会稽公主说到激情之处,又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就把义康弟调回京城。”

文帝刘义隆被皇姐不惜自己,为义康跪着求情所感动,也不禁泪流满面地道:“皇姐不必担心,我如果违背了姐姐的话,就是辜负了高帝皇父。”

刘兴弟停止哭声道:“不知陛下如何打发四弟呀?”

刘义隆知道皇姐的脾气,不说出个所以然,她是不会罢休的,便将一坛酒封起来,准备送给刘义康,并在酒坛盖上附信一封:

“皇弟义康,朕与会稽公主姐姐宴饮,忽然想到了你,把剩下的酒封起来送给你。”

会稽公主看着酒和信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这笑声有喜有忧,对于刘义康来说,好似意外的惊奇,对于范晔来说,意味着大祸临头。先不说范晔要遭到什么不测,且说刘义康处理完太妃丧事后,仍然对范晔偷偷自娱耿耿于怀,本想奏请皇上,治罪于他,但他又不想屈尊于陛下。当他收到文帝刘义隆送来的酒和信后,认为这个皇帝哥哥,对自己还是有情有意的,便连夜写好奏章,派快马送往建康,yu借皇帝之手,置范晔于死地。

这天,尚书省尚书令何尚之接到刘义康呈来的奏章后,认为非同小可,虽然他不知道奏章里面的内容,但知道彭城王是个急xing人,必有要事奏请皇上,便连夜把奏章呈给了刘义隆。

文帝刘义隆展开奏章,只见上面写道:

“尚书吏部郎范晔,自视才高,目中无人,不把皇亲国戚放在心上。太妃驾崩,本该痛心,他却饮酒听歌,自娱自乐。此等放荡之人,实乃朝廷的一大不幸,为了行我刘宋之礼,现奏请皇上,罢免范晔尚书吏部郎之职,流徙原籍,永不还朝。”

刘义隆看完奏章,气愤地说道:“这个范晔也太自高自傲了,不给他点厉害,他就不知道马王爷姓什么了!”

何尚之见皇上动了怒颜,便拍马屁地进言道:“文人不文,成何体统!”

刘义隆问道:“爱卿以为如何处置范晔?”

“回禀陛下,”何尚之道,“以微臣之见,何不把范晔免去官职,贬为庶人?”

一个贬字,提醒了刘义隆,只见他思忖许久,然后端起侍女献上的燕窝参汤,站起身观赏起昨ri摆放到龙案上的那座巨大的南阳翡翠玉山来。

这被称作“江南奇观”的南阳独玉山,高有尺许,宽约二尺,用整块翡翠玉石雕成,雕的是南阳风光,有的如银河波涛,有的如雄鹰展翅,有的如巨象登岩,有的如紫莲竞放,有的如灵芝承露,有的如母子偕游,有的如娇女亭立……千姿百态,令人愈看愈爱,恨不得肋下生双翼,飞到万里之外,去尽情遨游,吟咏一番。刘义隆一面观赏,一边暗暗感叹:这澄碧无瑕的巨大美玉,的确难得,这独具匠心的匠艺人,也属巧夺天工,而那耿忠孝敬的臣下,更令他欣慰。他情不自禁地念起了献宝人的名字:“范晔,范晔……”

何尚之问道:“陛下如何处置范晔?”

只见刘义隆不忙不慌地道:“我刘宋江山之所以兴盛,正是有了像范晔这样一群文人,他们不仅用笔歌颂了盛世,而且为朝廷献计献策,实属难能可贵。文人有文人的秉xing,驾驭好了,他们能为朝廷尽心尽力,出谋划策,若一棍子打死,则湮没了人才,至于如何处置范晔,须慎重考虑。”

何尚之道:“陛下,总不能让范晔逍遥法外?”

“宣城太守因豪夺掠抢民田,已革去太守一职,朕决定调范晔前去补缺。”文帝刘义隆说罢,即刻修下圣旨,命何尚之宣旨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