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逆天换明>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远方的思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三章 远方的思念(2 / 2)

鼻中是淡淡的香味,毛沈氏坐在一旁,抱着猫咪,娓娓又有些絮叨地说着这段时日的生活琐事。</p>

战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可这闲适的生活氛围,却已经来到了?</p>

看着屋内多出的家俱和摆设,在这温馨松松的氛围中,毛文龙有些不太真实的感觉。</p>

“家父回来过一次,把采购的商货运入仓库,留下些银子,就又着急忙慌地走了。”毛沈氏摸着小猫的头,微笑着说道:“给倭人的生丝,还差了一船。”</p>

毛文龙微微颌首,说道:“告诉沈太爷,钱财乃身外之物,莫要因此而老在海上颠簸受罪。海上航行,风险也是不小的。”</p>

毛沈氏说道:“家父说了,只是开始要忙要累。等到路子打通,就不用他再亲自奔波了。”</p>

毛文龙沉吟了一下,伸手指了一圈,说道:“不要再添置东西啦,都是别人送的吧?这人情,本帅是要还的。”</p>

毛沈氏赶忙说道:“妾身是给了钱的,不是白要。有些家俱,是木工作坊给军官家里打造的,每家都有。”</p>

毛文龙自然知道给钱也就是个意思,本来值十两,人家就要一文,图的就是让你心安。</p>

不再纠结此事,毛文龙缓缓说道:“在这里可住得惯?本帅打算把本部迁至金州。”</p>

“习惯,习惯的。”毛沈氏脸现喜色,连声说道:“藤野英、林婉儿,都是妾身的好朋友,比在皮岛要快活多了。”</p>

毛文龙也就随口一问,答案从毛沈氏的精神状态上,早就已经得到了。</p>

“夫君此时回家,想必是不用打仗了?”毛沈氏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可她的猜测却是错的。</p>

毛文龙摇了摇头,说道:“仗是一定要打的,也就在过年前后。只是监军太监要来南关,某不想见他。”</p>

毛沈氏赶忙问道:“那夫君还要去南关坐镇指挥吗?”</p>

毛文龙捋着胡须颌首,说道:“战事一开,我这个主帅,没有坐在家里的道理。虽然,对南关防线的主将,我很放心。”</p>

毛沈氏有些无奈,开口说道:“那这些日子就好好在家歇歇,妾身让厨子换着花样儿给您做好吃的。”</p>

毛文龙笑了,说道:“换什么花样儿?家常便饭就好,某在家就是躲个清静。”</p>

“换花样儿也不是七个盘子八个碗的,和家常便饭是一样的。”毛沈氏笑着解释了一句,说道:“正好戏班子也组好了,妾身陪夫君去听个新鲜。”</p>

戏班子?!</p>

毛文龙有些诧异,问道:“从哪里请来的戏班子,谁花的钱?林家,还是郭家?”</p>

“不是从外面请来的,是从金州百姓中招到的。”毛沈氏笑着说道:“是官府组织的,出钱让他们在金州各村镇巡回演出。”</p>

毛文龙眨巴下眼睛,立刻明白了。</p>

这应该是一种宣传鼓舞的手段,演出的戏目肯定对鼓舞民心士气很有帮助。这鬼主意,估计是郭大靖想出的。</p>

嗯,让老百姓听戏受教育,肯定比干巴巴的说教要强多了。</p>

多少年了,听戏似乎已经快被自己忘了,还有其它的娱乐,都在记忆中淡薄了。</p>

以前的殚精竭虑,与朝廷的上奏辩解也少了很多,自己愁闷、愤怒的时候也少了许多。</p>

嗯,有人替自己分担了这些,默默地背负起维持东江镇的重担。</p>

开始还不是很明显,直到朝廷两次断绝粮饷,大家才终于发现,是郭大靖的百般筹措、无私付出,使得东江镇不仅得以维持,还不断地发展壮大。</p>

毛文龙微笑起来,那种后继有人,肩上重负被挑起的轻松,还有感激。</p>

“可知道演的是什么戏?”毛文龙也有了几分兴致,笑着问道:“应该是陈副帅选的,精忠报国之类的吧?”</p>

毛沈氏摇头道:“这个,妾身不知道。”</p>

正说着,丫环进屋禀报,洗澡水备好了。</p>

毛沈氏把猫交给丫环,笑着说道:“夫君,妾身服侍你沐浴。热水澡一泡,再睡个好觉,全身的疲乏都没了。”</p>

毛文龙起身活动了下胳膊腿儿,自失地一笑,说道:“老了,这身子骨确实不如从前了。”</p>

“夫君年富力强,怎地说自己老了。”毛沈氏挽起毛文龙的胳膊,笑着领他前往后室。</p>

老了是肯定的,但毛文龙知道,一下子放松下来,就会感到疲乏。而在这大战将临之际,他能享受到如此舒惬,全是郭大靖的功劳。</p>

就连大战爆发,他这个主帅其实也不用亲临前线。</p>

大半年的布置准备,对于胜利,上上下下都有着信心。他亲自坐镇,并不会去指挥,只管打起帅旗,鼓舞士气。</p>

………………</p>

大雪过后,南关防线和卑沙山城的守军又忙碌起来。</p>

天寒地冻有天寒地冻的打法,这在援朝作战,以及年初的旅顺保卫战中,已经形成了模式。</p>

河流封冻,固然有利于建虏骑兵的行进,可天寒地冻,也有利于工事的加固,以及快速构筑。</p>

积雪被清理,堆积的雪包内埋设着碎石,待敌将至时,还将布设地雷;卑沙山城的城墙外,更多的尖利木桩排布,冻结于地面,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p>

作战计划制定得周密细致,更有数套备用方案,以应对建虏的战术变化。数万守军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演练,以做到完全掌握,运用自如。</p>

不光是南关防线,整个金州也行动起来。大路的沿途村镇,雪刚停,百姓们便被动员,清除道路上的积雪,保障车辆运输的顺畅。</p>

积雪被运到大路两旁,如同垒砌起来的墙壁,一直延伸向远方。劳动的百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在为战争的胜利,尽着自己的一分力量。</p>

方正化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切,脸上现出感慨,又不由得苦笑了起来。</p>

东江镇的大动员,军民的齐心协力,在方正化看来,是难能可贵的亮点,也是获取胜利的基础。</p>

在旅顺,在金州,军官的眷属,普通的百姓,都没有太大的恐慌,更没有什么乘船去海岛躲避的。</p>

听说毛文龙的家眷也搬到了大连,这一切都说明,东江镇对于此次大战有着很强的自信。</p>

正因为上到大帅,下到官兵的以身作则,以及官府安抚到位,才不会出现兵荒马乱、纷纷逃避的那种现象。</p>

7017k</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