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3章 入关南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入关南下(1 / 1)

又是一夜过去,李自成东征已经五日。李岩一大早就带着谷可成来巡视城防。经过承天门大街来到北京外城,李岩能够很清楚的感觉到,北京城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的压抑了。记得他们大顺军刚进城的时候,北京的百姓那是夹道欢迎,他们脸上流露出的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百姓都神情冷漠,不少百姓甚至于向他们投过来仇视之色。这是追赃助饷所带来的后遗症。北京百姓不再信任,也不再欢迎他们。路过一处巷口之时,一个孩童甚至向李岩投掷石块。“嘿,你个小兔崽子!”谷可成勃然大怒,反手拔出腰刀。“谷将军,还是算了,只是一个孩子而已。”李岩黯然说道。孩童很快窜进小巷深处不见了,谷可成却是余怒未消的骂道:“这些人真不知好歹,我们帮着他们打贪官杀胥吏,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非但不感激,居然还反过来打我们,哪有这样的道理。”大顺军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了?李岩默然,甚至懒得争辩一句。木已成舟,说再多又有什么用?一路巡视到了朝阳门,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就在李岩松口气之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城外传来。急回头看,便看到一骑快马已经飞奔而来,还隔着老远马背上的信使便高喊起来:“反了,密云反了,密云反了!”李岩的脸色瞬间垮下来,密云反了?这几天来,李岩最担心的其实并不是北京,而是京畿。因为北京好歹还有谷可成的一标两万精兵,但是京畿各州县只有少量大顺军驻守,主要还是靠伪明降军维持秩序,这无疑是很危险的。结果怕什么就来什么,密云县真的就反了!李岩更加担心这只是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多州县效仿。“怎么回事?”谷可成上前揪住信使马缰,强行勒住战马问道。“果毅将军,右军师!”前来报信的也是大顺军的老卒,一眼认出李岩和谷可成,又喘息着说道,“昨天傍晚也不知道从哪里杀出一支伪明骑兵,留守密云的原伪明都司王应龙直接就带着他的人马反了。”“突然杀出一支骑兵?”李岩脸色大变道,“有多少人?”“当时天黑,看不清。”大顺军老卒摇头道,“但是从声势判断,少说也有数千骑!密云县城四门外都有伪明骑兵。”“数千!”谷可成叫道,“不会是崇祯吧?”“肯定是他!”李岩沉声说道,“除了他也不会有别人了!”“还真是他?这狗皇帝可真会挑时候!”谷可成黑着脸道,“右军师,不如这样吧,你留守北京,由末将率两千轻骑去截杀狗皇帝。”谷可成统领的“帅标”共有两万人马,其中包括两千骑兵。但这两万人全都是老卒,不包括厮养小儿,也不包括挟裹的民夫、壮丁及家属。帅标是大顺军“营”以下一级编制。主将一般为果毅将军或者威武将军。具体的兵力数量则并不固定,多的有好几万,少的就几千。“不,你不是他对手。”到了这个时候,李岩也没心情顾及谷可成面子,而是直截了当的说,“你留下守北京,我去截杀崇祯。”“我不在时,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别出城。”“城内的伪明官绅以及降军若是胆敢作乱,一律格杀勿论!”“是。”谷可成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也没有跟李岩争论什么。李岩想了想,又咐咐随行的扈从:“去把伪明太子、定王还有永王带来,先带着他们去朝阳门外等着。”在这,历史的轨迹有了些许改变。因为崇祯还活着,朱慈烺三兄弟的价值大大的降低。所以这一次东征,李自成没有带上朱慈烺兄弟三个。因为带了也没用,吴三桂不会因为太子而改变主意。……从北京到密云县城大概150里,轻骑兵沿官道经顺义县城到怀柔县城再到密云县城,急行军三个时辰就能赶到。不过李岩并没有走官道。而是从通州往东过运河,然后顺着潮河东岸往北急进。因为直觉告诉李岩,崇祯一定会率军沿潮河东岸南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顺着潮河南下可以一直走到通州,到了通州之后就可以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走水路可是比走陆路轻松许多。崇祯选的时间点是真的很刁钻。这个时候大顺军主力已经到了山海关,正在跟关宁军对峙。谷可成的帅标虽然有两万老卒,骑兵却只有两千,还要留下足够的兵力镇守北京,要不然万一崇祯杀个回马枪夺回北京,大顺军就麻烦了。面对崇祯,真的不敢掉以轻心,真的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别的不说,光是北京城内的民心向背就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当初的大明朝廷在北京城几乎是人人喊打,在京的文武官员几近完全抛弃大明,可现在,情况已经完全反过来,城内的不少官绅又在怀念大明。所以,谷可成的两万老卒是真不敢轻动。所以,这时候留守北京的大顺军基本上只能看着崇祯南下。李岩带上朱慈烺三兄弟去截杀,也不过是想要最后搏一把。午时刚过,大顺军刚刚走到通州与顺义县交界处,负责前方探路的斥候骑兵便匆匆折返回来,报告说:“右军师,发现伪明骑兵!”李岩喝住战马,问道:“总有多少人马?”斥候队长喘息着说道:“至少也得有四千骑。”“什么?四千!”李岩心头猛然一凛,怎么变出来四千骑?半个月前在哈喇河套时明军分明只有千余骑,就算兼并了关宁军的那一千夷丁,那也不过是两千余骑,怎么又多出来两千骑?难道说,崇祯降服了拱兔部落?问题是,拱兔部落怎么可能投降伪明?拱兔部落的头人除非疯了,否则绝不会归降明廷。就在李岩惊疑不定的时候,北方平原上已经腾起滚滚烟尘。一看这到扬尘,就知道正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快速南下,当下李岩便命令麾下的两千骑兵摆开骑兵横阵。……潮河东岸往北,四千余骑明军正浩浩荡荡的南下。其实这四千骑兵只是表面,真正堪战的精兵只有一千夷丁,还有崇祯从北京带出来的那一千余骑也是勉强可以一战。剩下的两千余骑,不过是密云县城反正的卫所兵。这两千卫所兵不过就是骑了马的佃农,装样子唬人还可以,真要是让他们上战场,那肯定绝对是一触即溃。大明的卫所军,战斗力就是渣。这会骑马走在崇祯身边的是密云县都司王应龙。“圣上,前面不远便是通州了,末将愿率标下五十家丁先行急袭通州,或者可以抢到一二十艘漕船,如此这一路南下,圣上也就不用太辛苦。”说实话,因为有降贼的黑历史,所以这时候王应龙真是慌的一批。因为崇祯并不是个大度的皇帝,相反还非常记仇,为人也是刻薄寡恩,所以被他秋后算账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也就是昨晚不知道城外是崇祯,只以为是关宁军。要是知道的话,王应龙宁可被流贼追赃拷饷也绝不会反水,因为被流贼追赃拷饷损失的仅只是钱财,反水却会送命。然而城门一开,就什么都晚了。所以王应龙急于表现一下,以尽可能的将功赎罪。当然,王应龙内心也存了一丝别样的心思,那就是万一奇袭通州不成,将功赎罪的想法成了泡影,那就干脆去投奔吴三桂。反正现在已经天下大乱了,只要手里有兵,无论投靠谁都能混口饭吃。“王都司的心情朕能理解。”崇祯笑吟吟的看着王应龙,那眼神仿佛能看穿王应龙深藏的心思,又说道,“不过大可以不必多此一举,朕不怕辛苦。”“啊?”王应龙便愣在那,内心却是更慌乱,这是要完啊,真是要完。这时夷丁的一骑夜不收从前方疾驰而回,向崇祯禀报道:“圣上,前方十里外发现有流贼骑兵,约两千骑。”“知道了。”崇祯一挥手道,“再探。”旋即又回头喝道:“传朕旨意,展开队形,准备厮杀。”随即号角声和喇叭声同时响起,四千余骑便缓缓展开队形,形成前后四排、每排约一千骑的巨大横阵。第一排几乎是条直线。第二排勉强还能一看。后面两排就完全没办法看。从队列就能看出兵员素养。摆好队形往南走了一刻钟,前方地平线上便出现一条黑线。随着距离的接近,这条黑线逐渐变粗并向两翼延伸,最终幻化为一支庞大的骑兵,却是队列森严、刀枪齐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