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古代言情>马云内部演讲(最新版)> 拥抱变化,创造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拥抱变化,创造变化(2 / 2)

其实,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变幻莫测的,它的发展及未来都不能真正让人看得清楚。事实上,整个互联网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起来的。“以变制变”,让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如鱼得水,变化的形势反而给了马云更多的机会,他在变中准备,在变中求胜。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管理者都会有这样的感悟: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只有企业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使自身具有竞争力,故步自封只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如果忽视了创新,必将面临一个惨淡的结局——灭亡。这种观念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适用的。“不创新,就灭亡。”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以简短而有力的陈述概括了这种观念。他为什么说这句话呢?是因为他从创新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吗?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因为他的思想停滞不前,不知创新,而使曾经辉煌的福特帝国一度淡出了汽车市场争霸的擂台。这句话是他对失败教训的总结。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老福特,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最了解美国的农村,地广人稀,需要农用客货两用车。那时候道路不太好,农民的文化水平又不太高,他们需要的是操作简单、坚固耐用、耐得住颠簸的汽车。他结合这些需求,生产出了操作简单、结实耐用、价格低廉的t型车,迎合了大多数人的需要,很快,福特汽车占据了世界汽车市场68%的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老福特还在不断创新,当时其他汽车制造厂家都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天3美元,他却提出“8小时工作制”“每天5美元”。表面上看,这对他的原始积累很不利,但另一方面这使福特公司吸收了很多熟练工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他还发明了“生产流水线”,更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商业管理理论,当时几乎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福特家族。但是后来,老福特的创新逐渐教条化。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美国社会进入了大众化富裕的时代,但老福特仍拼命地生产t型车。他没有察觉到美国人已经不需要这种车了,人们开始要求车子速度快、造型美观、具有个性化特色。

随着时代变化,消费者希望看到更多品种、更新款式、更加节能的轿车。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不仅颜色单调,而且耗油量大、排量大,完全不符合日益紧张的石油供应和日趋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

小福特建议老福特推出豪华型轿车,但不为老福特所采纳。而通用汽车和其他几家公司则紧扣市场需求,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规划,生产出节能省耗、小型轻便的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跃然居上,而福特汽车公司则濒临破产。

此时,老福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转而根据小福特的意见推出豪华型轿车,但是先机已经失去,直到今天,福特汽车也没有夺回昔日龙头老大的宝座。在这种情况下,老福特用血的教训总结出:“不创新,就灭亡。”

企业界中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经营秘诀,其核心思想就是出奇制胜。无论是新产品开发、广告宣传,还是营销手段等都应力求新奇,而不要步人后尘。如果只是一味地效仿别人,而不知创新求变,那么企业最终将会失去市场。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变化的。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不能畏惧或逃避,而应该积极地迎接这些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并相应地对自身做出调整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