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逆流伐清> 第二百五十八章 坦诚相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八章 坦诚相待(2 / 2)

“殿下醒了。”段琬儿轻唤了一声,赶紧命人去端醒酒汤,一边帮朱永兴揉着额头,一边嘴里还轻声埋怨道:“怎喝了那么多酒?王妃临行前交代叮嘱,要殿下注意身体,若是知道了此事,定要责罚属下。”

“嗯,你不说,她哪能知道?”朱永兴将头偏了偏,枕在段琬儿的腿上,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我也是头一回喝多,今日这场合,不开怀畅饮,怎能显出坦诚?没办法呀!”

“酒大伤身,殿下要记得下不为例哦!”段琬儿接过侍女端来的醒酒汤,小心地喂朱永兴喝了,然后摆摆手,挥退了侍女。

“哦,今日见到兄弟了?”朱永兴脑袋清醒了一些,便随口询问。

“见到了。”段琬儿喜忧参半,犹豫了一下,问道:“殿下,在长沙城,缙绅送了几个侍女,您要属下发放安置,属下可以留一两个吗?”

“没有外人在场,就别把属下挂在嘴边了。”朱永兴抓着小香手,在鼻边嗅着,疑惑地问道:“你留下她们作什么?是人手不够吗?她们的年龄,可并不适合在府里做侍女。”

“不是让她们做侍女。”段琬儿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那兄弟也老大不小了,身边也没个照顾的。那几个女孩,我看其中颇有知书答礼、模样周正的,便想——”

“军旅之中怕是不方便?”朱永兴明白了段琬儿的意思,沉吟了一下,说道:“嗯。你既然有这个意思,便问问兄弟,他若同意。便娶亲成家。虽是聚少离多,可有了家室,他的心也能定下来。待方便时,我给他调个地方当守备军,也就不用你整天担惊受怕了。”

“多谢殿下。”段琬儿喜色满脸,低头亲了朱永兴一口,笑道:“他必是愿意的。我是她姐呀!”

朱永兴嘿嘿一笑,也不想说让段琬儿扫兴的话,只是这醒酒汤喝下。一时倒没有困意,便搂过段琬儿,两人随意地闲聊起来。

夜阴一刻一刻地深了起来,月亮也渐渐地放出了光芒。难以入睡的又何止朱永兴。夔东诸人正坐在一起。简单的几个小菜,轻酌慢饮,似聊天,又似商量。

“光武皇帝这人好吗?”塔天宝挠着头发,疑惑地问道:“好象没有唐太宗、宋太祖和高皇帝出名啊?”

“你呀,以后多看看书。”王光兴白了塔天宝一眼,解释道:“光武帝刘秀乃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氏重兴。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光武帝宽博容纳。计虑如神,推崇气节。且不说文治武功,便是善待功臣,岂非我辈所盼?”

“殿下如此说,亦是宽我等之心。”李来亨慨叹道:“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独能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更贤于高祖远矣。殿下有俊令之体,贤达之风,实是我等之幸。”

“那缅甸的圣上呢?”党守素对永历并无感情,反倒遭受到排挤和歧视,但对于是谁当皇帝这个问题,现在却是异常重视,“咱们愿作殿下的功臣,可若是圣上归国,咱们又该如何?”

“圣上啊?”马翔云嘿然一笑,转着酒杯说道:“于中兴大业无尺寸之功,诸军将皆受恩投效于殿下,他又岂能与殿下争锋?殿下手段高明,今日之言语毫不避讳,可见已胸有成竹,我等只管忠心效命,又哪来的那么多担心?”

朱永兴言语不避讳,是要展示霸气和担当。毕竟这帮人不是冲着永历的面子,而是要随着自己混的。唯唯喏喏,一副忠心皇上的模样,谁会放心把希望和身家放在你身上?

“光武帝数年之间,廓清四海,虽曰中兴,与夫始创业者,庸有异乎?”王光兴卖弄着自己的学问,说道:“殿下于大厦将倾之时崛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功业与光武帝相去不远矣。”

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两项头衔的皇帝。刘秀的“中兴”,是重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只不过这个新的王朝仍然沿用了“汉”的称谓罢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光武帝的名头或许不如,但在历史上的评价却是极高,也是朱永兴所最喜欢的封建皇帝。

毛太祖评价光武帝: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王夫之:“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朱元璋:“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陈亮:“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奋寡而击众,众弱而复强,起身徒步之中甫十余年,大业以济,算计见效,光乎周宣。”

李世民:“朕观古先拨乱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秦始皇、汉武帝,没文化。唐太宗、宋太祖,品质差了点。成吉思汗,打猎的。唯独刘秀这位皇帝深受毛太祖的赏识,可见这位皇帝的不一般。后世的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以汉光武帝刘秀为楷模。能成为皇帝的楷模,这个皇帝,除了尧舜禹汤,就只有汉光武帝刘秀了。

历史上,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共患难易,享富贵难。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成立自己的帝国之后,就开始残杀功臣。汉光武帝刘秀,却是难得与开国功臣相处得非常融洽的皇帝。

而大顺军出身的这些人,最怕的是什么,自然是现在被利用,以后被清算。甚至连原来以大西军为主体改编的明军,兵将也未尝没有这样的担心。还有吴三桂的部属,这也是一个难以排解的忧虑。

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类似例子太多太多的缘故,众人有这种顾虑也很正常。但朱永兴今日坦诚相见是一方面,另一个便是他与历朝杀功臣最厉害的两个皇帝出身不同。

“汉高祖、高皇帝皆出身于平民,殿下皇室贵胄,天锡义勇,柔远以德,爱慎人命,德至渥也。”贺珍意味深长地说道:“光武帝虽云出身布衣,却是汉朝宗室之后,与殿下相差仿佛。”(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