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玄幻奇幻>剑来>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雨过天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雨过天晴(1 / 2)

陈平安与陆沉,并肩行走在那个居中村落的巷内,一千层底布鞋,一棉布十方鞋,双方脚步簌簌如叶落地。</p>

路过一处屋舍,有院内土狗听到脚步声,蓦然惊醒,朝着门外狂吠不已,邻近吠声四起,只是很快就归于平静。</p>

期间陆沉趴在墙头那边,学了几声狗叫,扬起手作丢掷石子状,院内那条土狗呜呜咽咽,卷尾蜷缩起来。</p>

陆沉抖了抖袖子,快步跟上缓步走到巷口再停步的陈平安,搓手道:“虽说年年防饥,夜夜防盗,是人之常情,只是你们提防贫道与陈山主做什么,大可不必。陈平安,你觉得呢。”</p>

陈平安说道:“陆掌教只管往自己脸上贴金,至于我这边,大可不必。”</p>

陆沉突然笑嘻嘻道:“世间事,一犬吠影,百犬吠声。”</p>

陈平安点头道:“人间人,一人道虚,千人传实。”</p>

陆沉拍手叫好,“好啊,可以写一副黑底金字的抱柱木质对联,回头贫道好好裱起来,就放在观千剑斋里边,分别写上咱俩的名讳落款,大可玩味。”</p>

陈平安笑道:“你要是丢得起这个脸,我是无所谓的。”</p>

陆沉搓手喟叹道:“夜游之人能无为奸,不能禁犬使之无吠。”</p>

陈平安不搭话,想起一事,说道:“禺州境内,那座律宗寺庙所在山头,有一位山君,聆听晨钟暮鼓多年,却迟迟无法炼形,就劳烦陆掌教帮忙指点迷津了?”</p>

陆沉笑着答应下来,抬起手,“小事小事,如是而已。”</p>

举手之劳。</p>

走出村子,来到那条衔接三个村子的大道上,陆沉站在岸边,邻水观照,看着水中倒影,陆沉叹息一声,如人持境对照,当真是自己吗,是本来面貌么。</p>

先前陈平安关于“校书”一语,陆沉虽说当时的神态,表现得夸张了一点,可事实上的确说到了陆沉的心坎上,心有戚戚然。</p>

但这里边也藏着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后世翻书之人,往往将某些精校本误认为一字不差的底本看待,以讹传讹,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与本义离题万里。</p>

修道之人,登山之路,知道得道证道,无非就是追求一个个“知其所以然”,于暗昧中得其道路而行,一路风景与己心境相互契合。</p>

陆沉略带几分伤感,轻声道:“我曾经去见过孙观主的那个师弟,以及他师弟的徒弟,都见过,也聊过,聊完之后,我就发现有一点,他们的想法,与白玉京道官起了冲突。”</p>

陈平安蹲在路边,捡起几颗石子轻轻丢入溪水中,说道:“是不是白玉京那边,绝大多数道官,觉得修道,就是道法之道,是高妙的。但是那对玄都观师徒,觉得修道,可以是道路之道?是平实的。”</p>

陆沉嗯了一声,也不觉得陈平安猜出答案有什么好奇怪的,沉默片刻,搓着脸颊,“该如何就如何,我就不庸人自扰了。”</p>

即便天塌下来,还有见过大世面的师兄余斗扛着嘛。</p>

陈平安站起身,两人便继续走向最下边的那个村子,陆沉洋洋得意笑道:“先前在光阴画卷里边,宁吉其实有过两次改变主意,不想当你的学生,打算一走了之,跟随我去白玉京修道。那么今夜被宁吉说一句铭记恩惠在心以后再报答的人,就是你而非贫道了。”</p>

陈平安说道:“其中一次,是宁吉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背景,不愿给我招惹麻烦?”</p>

陆沉点点头。</p>

大概世间有一种自讨苦吃,叫作设身处地,处处替他人着想。</p>

就像陈平安所猜测的,在陆掌教与宁吉说清楚真相之后,身世凄惨的少年,满心惊惧,脸色惨白无色,当场陷入巨大恐慌,少年沉默许久,约莫觉得自己就是个神憎鬼厌的麻烦精,不管在哪里都是那种不讨喜的扫把星,所以道士吴镝也好,教书先生陈迹也罢,一旦双方有了师徒名分,就会给后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是非,总归肯定都不如白玉京陆掌教这么能……扛事。</p>

所以哭笑不得的陆沉在一气之下,就干脆竹筒倒豆子,将陈平安的几重身份都与宁吉说了,这才让惊魂不定的少年像是吃了颗定心丸,回心转意。原来陈先生如此年轻,便有如此作为了。</p>

于是陆掌教就更气了,走出一幅光阴走马图,带着少年缩地远游三洲山河,见了十几个人物,先是作为陈平安开山弟子的裴钱,之后还有书简湖的截江真君,正阳山某些老剑仙,还有附近那位这些年铁了心要更换水神祠庙所在的玉液江水神娘娘,一头嫁衣女鬼,某条吃了蛇胆石才开窍炼形、最终依附于云林姜氏的幼蛟,还去了趟北俱芦洲的锁云宗……最后是某位刚刚返回家乡没多久的崩了真君。</p>

陈平安笑问道:“宁吉第二次反悔,是知道了我的真实身份,就把我当做了半个仇家?”</p>

陆沉摇摇头,“宁吉虽然涉世不深,但是他的有些看法,单纯却不幼稚,这种性格,既有天生的成分,也是后天熬出来的,跟药草熬成草药一般。”</p>

一个人某些棱角鲜明的性格,城府深沉如宫阙重重复重重,阳光普照的白昼时分,也有阴影无数。</p>

锋芒毕露的才华横溢是一座文昌塔,嫉恶如仇是一座城隍庙。豁达或开朗,便如一座凉亭,四面通风。</p>

抑郁如坠入一口无底深井,暗不见天日,我与我独处,与世隔绝,无法自拔。</p>

陆沉其实还有句话没说出口,就像天底下某些钱财,就该是某些人挣的,与此同理,你陈平安收宁吉为徒,宁吉拜你为师,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的事情。</p>

陈平安也不去问少年第二次改变主意的具体缘由,只是问道:“宁吉为何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选择跟我拜师求学?”</p>

陆沉试探性问道:“能不能先与我保证,有话就好好商量,君子动口不动手,即便动手,也别……打脸。”</p>

陈隐官与人问拳,手段下三滥,喜欢打脸,自从那场文庙的青白之争起,如今已经声名远播了,估计几座天下的山上修士都有所耳闻,可能青冥天下那边的道官,还会疑惑几分,都是武学大宗师了,如此问拳合适吗?但是五彩天下飞升城和蛮荒天下那边,恐怕就会分别赞叹一句,不愧是做买卖从不吃亏的二掌柜。不愧是陈隐官,那座避暑行宫的扛把子。</p>

陈平安微笑道:“朋友之间,边走边聊些有的没的,说到哪里是哪里,肯定聊什么都不生气。再说了,我又打不过陆掌教。”</p>

如果没有第二句话,陆沉还真就信了。</p>

陆沉先挪步远离陈平安,再犹犹豫豫说道:“我给宁吉看了你如今的真实面目。”</p>

村塾这边,夫子陈迹也讲孝经,而这本书开宗明义,其中就有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p>

所以陆沉就在陈平安讲解此句之时,以手指点少年额头,让宁吉开了天眼,瞧见了陈平安的那副尊容。</p>

人不人鬼不鬼,在跻身仙人境之前,陈平安都无法重塑真身、恢复一个人的正常面貌。</p>

陈平安笑道:“这有什么,让宁吉看了就看了。”</p>

陆沉松了口气,“毕竟是你的私事,得与你打声招呼。”</p>

不过陆沉只说了一半的真相。</p>

真正让宁吉下定决心跟随陈平安求学的原因,还是陆沉带着少年在看了那拨“躲避”陈平安的人物之后,也带着宁吉去看了几个陈平安曾经或者是至今不敢直面的人与事,尤其关键,是陈平安发自内心认可的那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p>

这让身世悲惨的少年如释重负。</p>

只是宁吉的这些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这一段心路历程,陆沉事后都将全部“记忆”收了回去,就像少年一一还给了陆掌教。</p>

走到最下边的村子,陆沉笑着建议道:“我们不如去看看那座陆地龙宫遗址?悄悄去,悄悄回,看风景而已,又不妨碍谁。”</p>

陈平安点头道:“可以。”</p>

这么多年来,陈平安一直保持写山水游记的习惯。</p>

随后两人一步跨出,顷刻间就置身于那处龙宫境的青山绿水间,外界是夜幕时分,这里却是白昼光亮的时辰,天无悬日,依旧光明,这处秘境内的几处高山,各有古篆石碑矗立,其中有双峰对峙,山脚立碑,碑额分别是云根和雨脚,山顶又有碑额“云聚云散如花开花落”和“雨照金山”。</p>

群山高耸,又有一峰独高,山脚有大河路过,陆沉却不是带着陈平安去往此地,而是带着陈平安来到一座不起眼矮山的山脚处,笑道:“很早之前,我就曾路过此地,在此登山,不过没有打搅谁,当时就觉得是一处可以成仙、成道、成佛的风水宝地。”</p>

来到半山腰处,有水潭,碧水幽幽,深不见底,陆沉伸手指着平如镜面的水潭,解释道:“这便是古龙别宫的真正入口了,大骊朝廷那边,直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你要是不提醒他们一句,可能再过几十几百年,甚至更久,久到都更换国姓了,大骊宋氏的那位末代皇帝,还不知道自己和历代先祖们,看似入了宝山且坐拥宝山,实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p>

“时过境迁了,遥想当年,本地龙王被贬谪之初,龙气犹然浓郁之时,每逢风雨欲来时,便有白云袅袅,笼罩此山,如戴斗笠,附近数国朝廷凭此占卜阴晴无不灵验,遇到大旱时节,周年土民,还会来此祈祷求雨,只要能够见到水潭有蜥蜴蜿蜒出水上岸,就可以打道回府了,片刻之后,雨即随至。若是遇到洪涝灾害,来此祈求龙王停雨,只要岸上有小蛇入水,则必然大雨骤停。”</p>

“每年六月初六,除了市井百姓晒衣,书香门第晒书,还有晒龙袍的说法,所以只需要在这一天,来此观看水潭岸边‘晒太阳’的土蛇、蜥蜴的数量,总数是屈指可数的条,还是多达十余条,反正每次都会历历分明,就可以预测接下来一整年的雨量多寡,既然知道了未来一年光景是旱是涝,就都可以未雨绸缪。”</p>

陆沉笑问道:“要不要进入这座龙宫别院一探究竟?”</p>

从远古岁月起,到三千年前,浩然天下山水之间,但凡是修道有成的蛟龙之属,尤其是能够开辟府邸的龙王,都喜欢大肆攫取和收藏秘存储各色世间珍宝。这座陆地龙宫的别院,完全可以视为一座财宝密库,有点类似那条老龙的“私房钱”。</p>

还真不是陆沉瞧不起大骊王朝的钦天监和风水先生,而是古蜀地界,剑仙如云,有事没事就喜欢拿蛟龙之属炼剑和祭剑,所以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的陆地江湖龙宫,每位龙王都很有几把刷子,绝对不是吃素的主儿。所以只要陈平安不泄露天机,大骊宋氏历代皇帝,凭借那些地师的眼光和手段,是注定打不开这座别宫禁制的,说不定擅自开启禁制,没有高人坐镇的话,比如魏檗的粹然金身尚未达到飞升境的高度,就只会惹来鳌鱼翻背的异象,导致处州山河塌陷,一州境内百姓死伤无数,继而影响到整个北岳地界的山水气数。</p>

陈平安摇头道:“算了。”</p>

我辈读书人,光风霁月,做事得讲点脸皮。</p>

本来在此开馆蒙学,就不是奔着龙宫遗址而来,否则以陈平安的修为境界,真要对这座秘境起了心思,就算自己无法打开全部秘密禁制,不还有小陌?还有谢狗那个财迷?</p>

陆沉说道:“若有所得,五五分账?”</p>

陈平安还是摇头。</p>

陆沉说道:“三七分,我三你七?”</p>

陈平安斩钉截铁道:“走!”</p>

我辈包袱斋,必须与多学一学魏山君的生财之道,别说举办了几场夜游宴,只要是路过北岳地界的铁公鸡都得拔下几根毛。</p>

陆沉站在水潭旁边,竖起双指,闭着眼睛开始念念有词,听着像是一道辟水诀。</p>

水雾升腾,古潭水面之上渐渐浮现出镶嵌有排排门钉的朱漆大门,气象巍峨,门外有白玉石碑和拴马柱,石碑内容,大致是提醒来此的访客,闲人止步,持贴登门拜访者,人间的帝王将相需要下马步行,山上的仙君得在门外解剑,不得腾云驾雾御风游历。若是冒昧来此,先磕头再退回去,可饶其不死。</p>

陆沉笑道:“这庙子的主人,口气恁大。”</p>

陈平安问道:“算出里边的大致景象了?”</p>

陆沉摇头如拨浪鼓,埋怨道:“寻山探幽,还没登山就晓得了风景,多没趣。”</p>

陈平安说道:“纠正一下,我们不是入山访仙,是求财问宝。”</p>

陆沉笑道:“反正都差不多。咱们俩联袂游历天下,连蛮荒腹地和托月山都去了,天底下何处去不得。即便有意外,也是意外之喜,怕什么呢。”</p>

陈平安一时无言,陆沉的这个理由,倒也不算歪理。</p>

等到两人步入其中,霎时间眼前雪白一片,皆是遮天蔽地骤然而至的凌厉剑光。</p>

陈平安停步,纹丝不动。</p>

观其剑光脉络,确实是上五境起步的剑修风采。</p>

只是有陆掌教在身边,陈平安就显得毫无察觉,看着就只是束手就毙。</p>

陆沉瞧着就像一只呆头鹅,更是引颈就戮的模样。</p>

遍布天地间的耀眼剑光一闪而逝,只是剑光如潮水般退散,剑气一起却没有立即消失,杀气依旧浓重,如坠冰窟,遍体生寒,陆沉打了个哆嗦,再伸手揉了揉眼睛,只见在两人的视野尽头,出现了一位披头散发的赤脚男子,面如冠玉,手持酒杯,横卧在一张龙椅上,对于门口两位不速之客的表现,这位东道主似乎既疑惑,能够进入此地的练气士,怎么如此不济事?又失望,难得见到大活人,就只是那种误打误撞的有缘人?</p>

头戴冠冕身穿龙袍的英俊男子,淡然问道:“外边的天地,今夕是何年?”</p>

年轻道士战战兢兢问道:“在说啥?”</p>

青衫男子小心翼翼答道:“约莫是古蜀方言,听不太懂。”</p>

“碰到扎手的硬点子了,怎么办?”</p>

“不如你先给这位前辈磕几个响头?”</p>

“不好吧?”</p>

“有什么不好的,礼多人不怪。”</p>

“要是管用,倒也没什么,就怕适得其反啊。”</p>

龙椅上的男人,先前在紧要关头收回那股沛然如雨的磅礴剑气,此刻依旧没有坐起身,只是斜眼看着那两个闯入秘境的家伙,双方的内景气象,境界高低,一览无余。</p>

至于那俩活宝的窃窃私语,龙袍男子并不在意,他摇晃着手中酒杯,冷笑道:“听不懂寡人说的话,就不认得门外石碑上的文字吗?”</p>

陈平安看似眼观鼻鼻观心,在装傻扮痴。其实不耽误跟陆沉以“心声言语”,却不是那种练气士的手段,不起天地间灵气涟漪,甚至就连心湖都没有水纹,就只是他与陆沉的某些“想法”,在陆沉的道法加持之下,双方与开口说话无异。这些一个个念头,只在他们各自心湖水下如一条条游鱼倏忽而动,岸上之人,当然无法看到。</p>

“他就是龙宫主人?还是一位蛟龙出身的剑仙?”</p>

人间蛟龙之属,开窍炼形本就不容易,成为剑修更是极少。</p>

“到底此地旧主人,还是鸠占鹊巢,暂时不好说。反正剑修身份是真,玉璞瓶颈多年。这家伙的身世背景比较复杂,他好像还是一位死而魂魄不散的英灵,只是不知怎么做到的,竟然能够将一身龙气转为纯正阳气,故而与活人无异。是了,是了,定然是那位纯阳道友的手笔!”</p>

道号纯阳的吕喦,在游历青冥天下之前,曾经游戏人间,留下不少仙迹,只可惜都不曾流传开来,算不得脍炙人口。</p>

例如吕喦曾在太阳宫内,为一众老龙传授火法,采石江边踏鲤鱼入海,楼外骑木鹤,飞仙至青冥。</p>

陈平安小有意外,这里竟然藏着一位到了瓶颈的玉璞境剑修。当年是为了躲避斩龙之人,必须长久隐匿在此?</p>

“无所谓了,一口水井哪来的大鱼,一座小山坡也难出参天巨木。这里毕竟只是一座陆地龙宫,高人异士,道法剑术高不到哪里去,奇怪也奇怪不到哪里去。咦,这只酒杯,好像有点眼熟?不虚此行,不虚此行。”</p>

“君子不夺人所好,劝你别这么不地道。”</p>

在剑气长城那边,历史上总共出现过五只“酒泉杯”,孙巨源,晏溟和齐廷济,各有一只,此物是天下好酒之人的心头好。</p>

既然已有剑修在此修行,不管是旧主人长久不曾搬家,还是那种捷足先登的外来户,陈平安也就没有了龙宫探宝的兴趣。</p>

只是那位已是鬼物的剑修,接下来说了一番言语,让陈平安没有立即转身离开。</p>

“你是文庙那边的书院子弟?你们儒家,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既然有‘大学’,当然就有‘小学’。读书先识字,字形,读音与字义,都是绕不过开的学问。既然能够进入此地,就肯定不是那种粗通文墨的市井儒生,既然认得门外的古篆碑文,为何在寡人这边装傻?还是说当寡人是傻子?”</p>

陆沉开始撇清关系,举起一只手,“这位前辈,想必你看出来了,我是个道士。”</p>

男子坐起身,拧转手中那只价值连城的酒杯,身体前倾,眯眼笑道:“小道士,这会儿终于听得懂人话了?”</p>

陆沉霎时间满脸尴尬。</p>

陈平安佩服不已。</p>

陆掌教的演技,没的说。</p>

男子问道:“那座去往黄河洞天的龙门,如今还在吗?”</p>

陆沉使劲点头,“还在还在,就在那远古灵丘之畔,一片孤城万仞山,就在那彩云间的白帝城旁边。”</p>

男子嗤笑道:“彩云叶叶挂灵丘,道士黄尘没马头。”</p>

陈平安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心中便想起陆沉的一个善解人意的心声,帮忙解释此说真意,“白帝城建造起来之前,是一处不见史书记载的古战场遗址,古称灵丘,极高耸,彩云片片恰似树叶挂枝头。上古岁月里,陆地神仙里边的道家真人,常去那边结茅修行,等待一桩谁都不知道真假的、虚无缥缈的仙家机缘,据说是因为我的那位师尊曾经在那边赏月,使得那边的道气,就重了些,只是跑去灵丘索求机缘的道士,多如过江之鲫,始终没有谁得手,不知多少道士,不愿无功而返,或兵解留下遗蜕,或是在那边化作枯骨一堆,再后来,就是白也一剑劈开黄河洞天,引来那条瀑布到人间,让浩然天下增添了无数水运,又后来,就是郑先生将其收入囊中了。”</p>

听到这个掌故,陈平安顿时心中了然,难怪郑居中会有那么一问。</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