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319章 无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9章 无题(2 / 2)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大修驰道,这里只开辟了无终(天津蓟县)至碣石(葫芦岛绥中),其间的榆关(山海关)至碣石正是辽西走廊的最西段。

也就是说,秦时辽西走廊并未贯通。秦汉至隋唐各朝,从中原到东北的主要路线是出榆关再顺大凌河谷经建昌(现葫芦岛所辖)、朝阳转而向东,跨医巫闾山到辽东重镇辽阳。

而且,在辽东辽西最早出现时,划分东西的并不是辽河,而是在辽河平原曾经出现过的一座大泽,名为“辽泽”,或者也可以称为“潦泽”,极言其广大。

依据手头上的资料,徐齐霖发现和他想象中的辽西走廊不同。

后世沟通东北和华北之间的那条最重要最宽敞的滨海大道,目前很不稳定,多是一些并不好走的山路,至少还不足以支持大规模车马的通行。

这样也就能解释隋、唐征伐高句丽时,屡次失败的原因所在。运输道路不畅,难以支应大规模军队作战的粮草供给。

而当时进入东北的成形道路应该是卢龙-平刚-柳城道,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作用也最大。

此路出喜峰口,沿滦河北上至平泉,到达右北平郡平刚,东至白狼城(喀左黄道营子),再沿大凌河到达柳城(朝阳),由柳城越过闾山进入辽东。

走这条通道到达平刚后,沿老哈河北上,就能直插匈奴左贤王庭,因此从西汉朝廷开始,便极为重视对这条道路的维护。

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出拿下左贤王庭,就是西汉长期重视这条卢龙-平刚道的最终结果。

只要国力允许,就算没有天才将领出现,汉军也能长久保持对匈奴政权东侧的高压力。

当然在中央王朝的衰落期,比如东汉末年,东北少数民族也能通过这条通道对中原产生巨大的压力,比如乌桓人。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与乌桓人在此进行的决战,也似乎在彰显这条通道的价值。

但是,唐征高句丽并没有走这条路,徐齐霖也就不作考虑,而是着重于解决从目前的辽西走廊进入辽东的困难和问题。

其实谁都能从地图看出来,辽西走廊的真正形态应该就是滨海道。

因为这条道路距离最短,又是在狭长的平原地区通行,无论是对于大规模部队的通行还是大宗货物的贸易都是最方便的通道。

但这条道路的成型却很难,因为这条道路滨海,地势低洼,一旦海洋涨潮就会成为一片泽国。

直到东北少数民族彻底入主中原的辽金两代,修缮连通老家和被统治地区的快捷通道当然成了统治者最关心的工程。

辽西走廊的滨海大道终于得到了足够的经费和人力去营建。也就是说,是“经过有金一代的经营,终于完成了傍海道的开辟,辽西走廊展现出雏形。”

一想到修堤坝拦海潮,又是辣么长的距离,连徐齐霖也感到头痛不已。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且不是几年时间就能完工的。

显然,在征伐高句丽之前,已经无法彻底经营起滨海大道,徐齐霖就只能从运输物资的快捷方便上想办法了。

而这个想法,并不是现在才有,在他设想的征伐计划中,已经有了海运的决定。

既然要海运物资,徐齐霖自然而然地盯上了“三会河口”的津沽,以及山东的登莱上。

从这两个地方载运物资,沿海北上,在觉华岛设立储运仓库,便避开了滨海道的不稳定,使唐军征伐高句丽有了物资保障。

然后依旧是海运,到达营口(三国时称营口为辽口,东晋时叫历林口),走大辽河,可进入辽东腹地。

尽管唐朝时的水军已很强大,但却并不为朝廷所重视,对其的运用,也差强人意。

如果有足够数量的船只,徐齐霖甚至在想不是走辽西走廊,而是海运军队,直捣卑沙城(今大连大黑山),再攻入辽东。

但如果李二陛下亲征,这样的作战计划显然不会获得通过。其实,李二陛下亲征,恰恰是未能一举灭掉高句丽的关键因素。

因为唐军出动的兵力不是很多,自然要稳扎稳打,以皇帝的安全为最大的考虑,不可能实行冒险的计划。

而海运重兵登陆作战,在唐朝,确实是个很冒险、很奇怪的计划。

徐齐霖一边制作沙盘,一边思考计划,忽然觉得灭掉高句丽未必是什么上上之选。

高句丽、百济、新罗,或许再加上倭国,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灭掉哪一个,得利的都不太可能是唐朝。

历史上也是如此,唐军费了老大劲灭掉高句丽、百济,白江口又击败倭国,最终得利的却是一直装孙子的新罗。

如果只是重创高句丽,并将其赶过鸭绿江,让他们来个三国混战,岂不是更好?

徐齐霖摸着下巴,转而思考起这个战略的实用性。只不过,实现这个战略的最大阻碍却是李二陛下。

为了建立超过秦皇汉武的功绩,为了证明自己能完成隋炀帝不能完成的伟业,要李二陛下不以灭掉高句丽为目的,显然是很困难的。

难道要自己故意使绊子,或者不尽全力,再使李二陛下无功而返?徐齐霖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但很快就被他否决了。

这可难办啊!徐齐听到脚步声,不禁抬起头来。

竟然是小夜来了,但不是她一个人,还有大雅也慢慢出现。

“徐郎,你是不是说过‘无情最是帝王家’?”小夜好象受到了训斥,满脸的不高兴,劈头就问。

徐齐霖愣了一下,说道:“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要让别人听到——”

“哪里有别人?”小夜嘟着嘴,说道:“你当我是个大嘴巴嘛,该说不该说的乱讲。”

大雅说道:“这话虽有道理,可也不是绝对。否则,为何很多人都憧憬生在皇家?衣食无忧是一样,不受人欺侮也很重要。”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