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玄幻奇幻>当个皇帝高兴一回> 第九章 徐光启面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徐光启面试(2 / 2)

于是开讲:“皇上……”。朱由校一把打断:“今日朕求教徐爱卿,就免了君臣之理,这样痛快些,讲吧。”

徐光启是越来越激动,明君啊,想自己为官多年终于在有生之年碰上了个明君,于是开始说道:“这火器宋时就己经出现,当时叫突火枪,模样是这样的。”说着开始用手比划,朱由校一看便让魏朝拿来笔墨,取来纸张,让徐光启画出来给自己看。

“太祖在位时,我大明就已广泛使用火器,各地卫所驻军十人中有一人装备火铳。成祖永乐八年征交趾时,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已成为军队的一个兵种。”

“神宗皇帝,大将戚继光镇守北疆蓟镇练兵时,编练的水军营、步营、骑营、车营、辎重营,两人中有一人使用枪炮等火器。”

徐光启边说边画,脸上神采飞扬,这么些年来,自己苦心钻研火器,今日倒是有了个好听众,这听众还不一般,大明皇上。偏偏这大明皇上还对火器甚是喜爱,徐光启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知识都给抖了出来。就这般君臣两人说了半个多时辰,图纸就画了几十张。

朱由校听着也觉得甚是过瘾,一想其是天主教徒定然于那些国外传教士有联系,自己印象中早期的国外传教士都是很博学的,在外传教之时以传播知识来换取传播宗教。

于是朱由校突然说道:“听闻爱卿乃是天主教徒,不知与那些红夷联系紧密么。”

徐光启正说的高兴,突然听朱由校问及这个,吓一大跳,以为朱由校要追究其罪责,自己这么多年来,多次被朝中御史弹劾此事,难道……

于是只好回道:“皇上,微臣虽然是加入天主教,可是微臣忠心爱国之心却是丝毫没有改变。”

朱由校知道徐光启误会了他的意思,便说道:“朕不是怪罪徐爱卿,只是前日见了那红夷的红夷大炮,觉得甚是威猛,朕想找些人来仿造,可是安民厂中却无人能造,朕便想找些红夷过来给朕造炮,听闻徐爱卿和那些红夷往来甚密,便问问徐爱卿。”

徐光启现下的心情已是不知如何说才好,先是重视火器,现在还让红夷进京,(明朝不允许西方传教士随意走到,明朝有个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获得明神宗信任,定居北京城,政府还每隔四个月给他发一次津贴。不过后来又突然被赶出北京城)只觉自己眼前一片金星,皇上想的都是自己想的,自己多年来一直在朝中到处奔走,就是想为那些教友提供合法身份,现下可好,皇上开口了,什么都是一帆风顺了。

当然朱由校肯定不存什么好心思,让这些传教士进京造炮倒是可以,到处传教那可不行,不过这事不用自己担心,那帮大臣要是见这些红夷到处传教还不都给抓了起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引进西方的科学,看来也只好让徐光启来负责了,麻烦啊,又是让他练兵,现在又要搞科学启蒙,人才啊!你在那啊?

这时徐光启说道:“皇上,微臣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南京结识了红夷传教士利玛窦,见到其带来的三棱镜、自鸣钟、日晷仪、《万国舆地图》等红夷物品甚是先进,便对其特别感兴趣,后又慢慢发觉,红夷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我大明朝,于是臣便就萌发翻译红夷科学书籍来为我所用之心。”

朱由校一听便说道:“朕也是深觉这红夷甚是厉害,这红夷大炮比我大明自造大炮要好上许多,我大明还造不出如此威力的大炮,所以朕才想招那些红夷进京替朕造大炮,徐爱卿与红夷交往甚密,替朕荐些人手上来,朕定当重用。”朱由校现在还不忘他的传销计划,应该是直销计划。

一说起红夷大炮,徐光启又是来了精神,徐光启知道前些日子,两广布政史送了些大炮进京来,那大炮由来自己是知道的,便说道:

“皇上,红夷大炮微臣是知道的,臣自督练新军以来,一直在寻找先进火器,知道那澳门红夷造炮手艺高超,便托在澳门的教友留意大炮事宜,前些日子教友来信说,澳门红夷和广州卫的一些官兵从海上一艘搁浅的英国红夷船上拆了十二门大炮,广州卫分了四门都进了京。皇上见得就是这些。”

朱由校一听那边还有,不行,应该都买了,顺便把那些匠人都带来。不过也知不能心急,还是要慢慢来,这些事情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光是把消息传到澳门估计就得半月以上。还是先搞定徐光启再说,人在这,东西一个都跑不掉。便岔开话题,说道:

“徐爱卿现今在通州督练新军,朕今日想知道,爱卿这新军如何新法,与大明平时卫所有何区别,徐爱卿提倡火器之用,又是如何新法?”

徐光启一听终于到了这关键时刻,今日成败就在这一说了,于是正色说道:

“皇上,我大明火器装备甚多,在战场上已经相当普及,军中主力或精锐部队也大量使用火器,四人中有一人使用火器,特别是戚继光将军的车营、步营火器应用更是平常,论火器我大明军当然胜过后金军,不过为何又在两军对垒之际无从发挥,交战中屡战屡败呢?依微臣看来,我大明出战习惯布成方阵,火器列于阵前,炮置地面,每临交锋,必先放射火炮,以杀敌首锋,确起一定杀伤力而扼敌人进攻于一时。但军中布阵的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遂逐渐为敌所窥,后金兵改以“铁骑冲突,如风如电”以己快速凌厉之长争取先机,抢于明军点燃发射之前,迅速突入射程,使我大明军虽发射火炮,却使炮弹落空,或伺机我大明军第—次发射后,骠骑全速冲锋突破我大明军阵势,不给我大明军机会发射第二炮,于是火器功能顿丧,我大明军为逃避骑兵冲击,每每望风弃火器而溃。此外,内府所制火器质量甚差,使用时屡屡发生爆裂事故,造成自我杀伤,更使燃点者战战兢兢,不敢多用,也是一大原因。”

“这是外因,内因便是我大明军中将领不通火器,将领大都认为火器不得力,不如刀枪便利,纵有大量火器而不能善用。古之远器不过弓矢,五代以来变为火炮,我大明国以来变为火器,每变而趋于猛烈,则火器者今之事务也。为将者不通手中利器,如何能杀敌致胜。再者火器作战最重纪律严明,我大明军中纪律涣散。所谓战胜必待于精兵,精兵必选于大众”。把不选不练之兵送上前线如“担雪填井”,让士兵白白地送命。所以臣练新军,重选兵练兵。”

“臣以为精选是练出精兵的前提。臣选兵标准主要有两条:其一是注重士兵的成分出身,不可用城市油滑之人,不可用奸巧之人,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可用乃惯战之人;其二是注重士兵的素质,挑选那些身体丰伟、体格健壮、武艺精湛、反应伶俐、负有胆气之人,而必胆为主。所谓胆气,即人的精神,藏在人的心中。有胆气的士卒,平时勇于吃苦、勤于练武,战时勇敢、不怕牺牲。”

“徐爱卿说的甚好,不过徐爱卿,朕派宫中魏公公前去召见爱卿,可是魏公公回来却和朕说,你军中军营破烂不堪,可有此事?”朱由校见徐光启说的是眉飞色舞,虽已知徐光启营中军纪森严,却不说,就是想压压徐光启的气焰。

徐光启一听皇上过问自己练兵事务早就想把自己遭遇之事告诉朱由校,没想皇上还真是上路,不用自己提便说了出来,看来今番要满载而归了,今日和皇上说清楚了,看那六部谁还敢与自己推诿,到时一说,皇上已经过问此事,问我为何军中没有饷银、器械、粮草。这些六部官员定会马上把饷银、器械、粮草送上门来。看来是上帝保佑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