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游戏竞技>大清汉帝> 一百一十三章 惊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一十三章 惊奇(2 / 2)

陈世青现在反思一下,清朝会被自己玩死,主要原因就是最后死在了财政危机上。看起来,清朝的灭亡原因和明朝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不要忘记了,表面上的一样,里面有巨大的不同。

不错,清朝也是死在了没钱,财政危机,无力出兵南下驱逐孙中山,所以让袁世凯捡了便宜,威胁清帝退位。而其实当时的清朝还有极强的力量,至少守住北方没有悬念,就算是袁世凯也反了,他照应可以固守蒙古和东北,保持满蒙的力量,和明朝大不相同。

清朝本身是中国财政收入最高的朝代,灭亡前期甚至出现了三点六亿两白银的超高财政收入,可以说是肥的流油。我们都说慈禧皇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颐和园,办大寿,可问题是你不得不承认就算是这样的奢华和浪费,他清朝还是建立起了三大水师,这是靠强大的经济力量维持的,可见经济力量他清朝是有的。

如果清朝腐化奢侈,他还不会灭亡,清朝的灭亡,恰恰是他想要自强,却没有率先理清内部矛盾。三点六亿两白银,都够赔偿八国联军了,怎么会不够维持清朝政府的开支,到了最后连军费都发不出,因此无法平叛导致必须退位呢?

原因只有一个,打败仗不烧钱,腐败不烧钱,你能烧多少?再说,就算是烧钱也是花在了国内,肉烂在锅里,对于国家整体而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目标仍然实现了。

关键是清朝想要自强,到处花钱修建铁路,办理邮局报馆,想要开启全面现代化之路,并且大规模的编练新军。别说清朝没有骨气,他当时是想要编练出三十八镇也就是三十八个师的现代化陆军新军的,打算去报甲午战争的仇。

甲午战争说是输在了北洋舰队,其实扯淡,完全是陆军战败,不然的话,大不了领海被控制,又不会威胁到京师,谈哪门子的判,议哪门子的和?这三十八镇新军要是编练出来了,面对七个师团的日本军队,几乎是六比一的人数优势啊!

加上新军的战斗力远远强于甲午战争时期的传统勇营,八旗,绿营,六比一绝对可以干掉小日本,复仇成功。但是清朝又忘记了一件事情,你现在要做的是实业,没有实业的基础一切都是空中阁楼,虽然最终灭亡前夕也只是编练了十四镇,和日本军队比有了两倍的优势,但是烧钱可真不是盖的。

这大把的银子烧下去,结果却烧出来了亡国的隐患,烧出来的新军结果调转枪头就要对准自己,这里面的原因清朝政府没有想清楚,想清楚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陈世青现在总结,就觉得是两条,第一过于庞大的自强建设,在短期内收不回明显的效益,会让农业中国背景思想下的国民们,非常的反感。什么叫农业国家,就是农业生产为主,小农思想盛行,什么叫做小农思想,那就是短视,按照农业耕作几个月为一期的习惯,农业从事者思考问题都是比较短期的,没有长远眼光。

而工业化和商业化盛行的国家,当然是一个有长远目光的群体,因为他们要做的事情都是经常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没有长远的眼光,怎么做?可惜的是,农业中国有长远眼光的人少,无长远眼光的人重,所以清朝的自强政策,其实一开始就犯了重大错误。

这一点一直到今天都一样,搞的许许多多的大项目,都是有巨大的意义,可是老百姓不懂。比如高铁提升区域连锁反应竞争力,抱歉,老百姓不懂,我只知道我坐不起动车,你不如把建设的钱平均分给我,我就投你一票,这是小农思想。在大部分人仍然是小农思想的中国,即使是现代中国,大规模的自强长远规划都得不到哪怕受过大学教育的国民的支持和理解,何况是彻底农业社会文盲时期的清朝呢?

你说你不死谁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