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2 / 2)

“再说了,乔老爷手里那么多的产业,那么多的土地,卖掉就是了,何必守着他们呢?乔老爷试想一下,你都要去海边城市了,这内地的万亩良田,还有存在的价值吗,难道就靠种地吃饭?有个五百亩的土地还不够吗,需要万亩吗,这么多的土地,他的价值是什么,就是给乔老爷赚钱?呵呵,这种粮食能赚几个钱!”

陈世青的话说道乔启旺的心坎里了,在古代很多人有田有地,真的不是多赚钱,只是因为没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渠道而已。古代天灾那么多,动不动就是导致你减产甚至是无产,囤积粮食的粮商比你种地的富裕多了,他们才是真正赚钱的人,你在人家的面前,你就是个打工的,反而要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不值得。

所以,很多时候土地多的人未必有钱,有钱的人未必土地多,土地也分高价值和低价值地区,高价值地区无非就是在城市里了,这低价值地区,就是这样的地方了。其实古代那种物流环境,深山老林了,偏远地区良田千顷,还不是没有人去收税,都没有人去那里,你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去那里种地啊,土地多的是呢,为什么没人去呢?还不是因为远离了社会和城市,这土地就没有了价值了吗。

如今的乔启旺,现在也是没有了城市的依靠,那就成为了零价值的地区,还要他做什么用处呢?城市都到海边去了,你还守着这偏远地区的一片土地这是干什么用的,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的吗,乔启旺现在也清楚了,这片土地现在保留的价值已经没有几分了,跟随着城市的迁移,才是他现在要做的事情,这才是关键呢。

如果留下来的话,一时之间,可能还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时间长了,这个老府城也就是个州县的水平,而新府城则是大城市,如果自己留守州县,远离人家的大城市的话。那么,你第一土豪的地位,能保证吗,别说不能保住了,以后做个富户都难,江山不是那么简单的,老大做不了的话,被人挤下去,那你不是失去了老大的地位而已,而是连老三的地位都没有了,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这土地卖给谁呢?卖给农民的话,一人几亩什么时候是一个头,如果是卖给有钱人的话,我都不想要的地方,人家又为什么想要呢?大人,这事情怕是没有这么简单啊。”乔启旺苦恼的说道。

陈世青笑着说道:“在下倒是有一个提议,那就是以地换田计划。这其实是这样,新府城的土地因为不是耕地,都是盐碱地,无法耕种,所以一直都没有人购买,一直都是空地,荒地,属于我们朝廷所有,是官府的土地。如果乔老爷愿意的话,这片土地我们可以直接交换,府城里的土地我直接拿出来和乔老爷换取耕地,我们官府也有缴纳赋税粮食的义务,这耕地对于老百姓有钱人意义不大,但是对于我们官府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府城的土地给了乔老爷,乔老爷就可以不花一分钱获得了土地,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所以以后乔老爷建设房屋的时候就容易了许多。乔老爷,就可以在建设房屋的时候,拿出足够的钱来,这土地有了钱,不就有了房屋了吗,以后老百姓住的都是乔老爷的房屋,这是一笔多大的利益,有了人手,商铺也就红火了起来,乔老爷不就发财了吗?”

乔启旺这才注意到了陈世青的诡计,这是一个大毒蛇啊!他居然早就已经在盘算我了,虽然听起来一切都对我们双方有利,但是被人算计的感觉是真的不舒服,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什么时候是在对你算计好的东西,什么时候是在对你算计对你不利的东西,谁知道陈世青什么时候会把这份心思拿来坑自己呢?

“请问陈大人,我的两万亩土地能够换多少的新富城的土地呢?”乔启旺问道。

陈世青笑着说道:“新府城一个整个府城的民屋土地,都属于乔老爷所有,一分都不少,乔老爷,恭喜你成为真正的大地主了啊!”

乔启旺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在这边住了几十年了,忽然之间倒是要离开了这个地方,哎,心里的感觉不是很舒服啊!”

陈世青说道:“乔老爷不是个享福的人啊,这在城市里面收租金,不比你在乡下种地要舒服的多了吗?乔老爷,以后这府城还是你的天下,海上是林老爷的天上,大家各有一片天,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如今土匪被剿灭的七七八八,不成气候,咱们的生意也就越发做的红火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们要把生意做到外面去,甚至和西洋人做生意。”

乔启旺苦笑着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神情复杂。

乔启旺的合作,让城市的发展容易了许多,当乔启旺把田地契约交给了陈世青的时候,官府的人简直都要疯狂了。太厉害了吧,用一块零价值的荒地,就换取了人家两万亩的良田啊,这不就等于是拿着黄土换黄金了吗,这种事情也就是陈世青干得出来,在此之前这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怎么就让陈世青给做出来了呢?

两万亩的良田,有多少的赋税钱粮?就凭这两万亩的土地,陈世青就可以完成自己当年要兑现的税收上的增长承诺,他就将会获得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从此之后,还有什么人可以质疑陈世青呢,朝廷里反对陈世青权力过大的人们也就没有了话说,如今大清王朝要命的就是财政,陈世青有钱给你,就可以让你无话可说了。

沿海地带原本也是有几万人的,有渔民,有盐丁,有不少跑船的,还有少量的自耕农,虽然沿海地区大部分都是盐碱地山地,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以耕作的地方,还是有一些农民的。这几万人的话,都给集中到城市里,也算是不少的人口,工业化还是最容易集中人口的,农业化的话,人家要在土地里种地呢,怎么可能那么远的跑到城市里居住,然后在去外面种地呢,古代又没有拖拉机,这几十里路走过去种地也太刺激了吧?

而且,就算是不计算路程上的麻烦,你让人家耕牛什么的也在你的城市里呆着吗,这可能吗?那满地的牛粪就够让你头疼了,在古代的中国,城市化是相当领先于欧洲的,且不说中国有一百四十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后千年,西方大城市人口仍然徘徊在几十万,关键是城市化不仅仅要规模也要质量。

中国的大城市里工农分离很清楚,不会允许你在城市里养牲口,养鸡的,但是直到文艺复兴后期,欧洲大城市还是工农一体化的在城市里居住着。可有趣了,工厂旁边就是一个城中村,城中村里的路不是青砖路石子路而是土路,土路上是牛羊鸡鸭,这好一副神奇的画面啊。

其实吧,农业人口也是可以转化为工业人口的,农忙一年就那么几天,忙完了回来继续打工嘛,这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嘛,都有了你的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好多了。老百姓自古以来都是穷的,中国都是走数量路线,讲究人多取胜,所以老百姓一直都很穷啊。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