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明朝第一弄臣> 第790章 十面埋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0章 十面埋伏(2 / 2)

狩猎队的装备,比大明很多卫所军将的家丁还好,这样一群人,怎么会是被流放的呢?刘老香想不通,大明朝廷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宽容了,对一群被招安的土匪,不但不杀,而且还如此信重。

但他很清楚,碰上了这样一群敌人,数量不在土人之下,凶狠远远过之,又没有补给方面的烦恼,土人是必无幸理了的。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左思右想,也想不到破局之法,刘老香也只能一面尽力安抚土人内部的情绪,一面努力争取补给份额,保全自家的实力,以备将来有可能的突围之用。剩下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急如风火的攻掠之后,是将近两个月的相持。

在这段期间内,狩猎队分批在巴云邦周边的山林间游荡着,不断刷新着战果的记录。到了五月初,收获最丰厚的江南郑家狩猎队,已经取得了近两千奴隶,几千顷土地的战果,让其他人都是艳羡不已。

可羡慕也没用,郑家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并非运气好,又或指挥得力,只是因为他们的狩猎队,精锐程度比较高。

各世家都有私兵,不管有没有野心,偌大的家业,总是要有些护院家丁守护的,这些也都算是职业武士,精锐程度比朝廷的士兵高,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带来吕宋的私兵精锐与否,却不能以通常意义上的标准来评估。吕宋狩猎队的主要构成是叛军,就是宁王以之造反的那些来自三山五岳的豪杰们。

王守仁击破了宁王主力后,这帮乌合之众溃散无余,不过,跑是跑了,最终却没几个跑掉了的。王守仁的大军在后急追,各地地方军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他们根本就是无路可逃,最终绝大部分都做了俘虏。

想到谢宏提过的吕宋的地理环境,王守仁现学现用,大笔一挥,直接将这些俘虏划归进了奖品范畴,并且将谢宏所提供的信息公诸于众。

于是乎,贡献度又多了一项功用,那就是雇私兵,五点贡献度可以换十个普通山贼,或者一个精锐山贼,十点可以换个资深的……诸如此类。这时候,雇与不雇,考验的就是各人的眼力和腰包了。

郑家和杨家差不多,都是谢宏的铁杆,从宁波会议之后,一直坚决拥护,然后在策动各地官员平叛时,又有上佳表现,贡献度自然不会少了,偏偏两家的眼光也差不多。

杨庸选择做探险队,因此花费重金请了曾无忌;郑家选择经商,所以着实从各路好汉中,选拔了一批精锐出来。山贼精锐与否,不在于武艺有多好,而在于其他技能,尤其是追踪觅迹,下绊子偷袭这些。

郑老爷手下的一个叫杨超的土匪就是如此,这人的鼻子之灵堪比猎狗,眼睛之亮尤胜猫头鹰,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土人的味儿,凭借一些旁人根本留意不到的蛛丝马迹就能推断出土人的踪迹。

殖民商人能占领的土地,必须是有土人聚居的,按照部落的大小,聚居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会被划归给攻击者。所以找到土人,并且攻杀之,就成了所获大小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狩猎队就狂飙猛进的原因,不经过战斗,占领的土地是不作数的。

有了杨超在,郑家的队伍进展神速,接连有了发现,夷平了几个小部落之后,还在甲描那端发现了个大目标。带队郑十二也不贪功,知道自己一家吃有些困难,返身回去,又找了一个合伙的,两家商定好分配方案,合兵一处,直接把那个部落给端了。

术业有专攻,不服真不行,经此一事,对于眼光见识的重要姓,商人们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转职的土匪们,也有了更大的动力。

这些人虽然是私兵,但身份却还是朝廷的囚犯,不过和普通的流犯不一样,他们是可以立功赎罪,脱离这个身份,甚至咸鱼翻身,加入总督府行列的。

他们的贡献度主要根据战果而定,此外还需要由雇主评判,并且得到同伴的认可。当然,冠军侯向来以公平守序著称,只要尽心尽力的做了,总督府肯定不会搞什么吞没功劳之类的猫腻,后面那些规矩,只是为了确保公平罢了。

有了这样的规矩在先,再家上雇主一般都不会吝啬赏钱,狩猎队自然士气大涨,积极姓比跟宁王造反的时候还要高。

干的是同样的活儿,实惠却是实实在在落在了每一个人头上,何况面对的对手也不一样,比起大明的正规军,吕宋的土人实在太弱了一点,拿来立功再合适不过了。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