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科幻悬疑>冷斋夜话> 卷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2 / 2)

东坡和僧惠诠诗

东吴僧惠诠,佯狂垢汙,而诗句绝清婉。尝书湖上一山寺壁曰:“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唯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东坡一见,为和于后曰:“惟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夜未寝,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诠竟以诗知名。

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谓之象外句

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以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暘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以微暘比远烧也。

僧清顺赋诗多佳句

西湖僧清顺,颐然清苦,多佳句。尝赋十竹诗云:“城中寸土如寸金,高人种竹只十箇。春风慎勿长儿孙,穿我阶前绿苔破。”又有林下诗曰:“久服林下游,颇识林下趣。纵渠绿阴繁,不碍清风渡。闲来石上眠,落叶不知数。一鸟忽飞来,啼破幽寂处。”荆公游湖上,爱之,为称扬其名。坡晚年亦与之游,亦多唱酬。

东坡称道潜之诗

东吴僧道潜,有标致。尝自姑苏归湖上,经临平,作诗云:“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东坡赴官钱塘,过而见之,大称赏。已而相寻于西湖,一见如旧。及坡移守东徐,潜往访之,馆于逍遥堂,士大夫争欲识面。东坡馔客罢,与俱来,而红妆拥随之。东坡遣一妓前乞诗,潜援笔而成曰:“寄语巫山窈窕娘,好将魂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一座大惊,自是名闻海内。然性褊尚气,憎凡子如仇。尝作诗云:“去岁春风上苑行,烂窥红紫厌平生。如今眼底无姚魏,浪蘂浮花懒问名。”士论以此少之。

僧景淳诗多深意

桂林僧景淳,工为五言诗。诗规模清寒,其渊源出于岛、可,时有佳句。元丰之初,南国山林人多传诵。居豫章乾明寺,终日闭门,不置侍者,一室淡然。闻邻寺斋钟即造焉,坐海众食堂前,饭罢径去。诸刹皆敬爱之,见其至,则为设鉢。其或阴雨,则诸刹为送食,住二十年如一日。有四时不出,谓大风雨极寒热时。景福老顺为予言,淳诗意苦而深,世不可遽解,如曰:“夜色中旬后,虚堂坐几更。隔溪猿不叫,当槛月初生。”又曰:“后夜客来稀,幽斋独掩扉。月中无旁立,草际一萤飞。”有深意。予时方十六七,心不然之,然闻清修自守,是道人活计,喜之耳。

钟山赋诗

余居钟山最久,超然山水间,梦亦成趣。尝乘佳月登上方,深入定林,疲卧松下石上。四更,自宝公塔路还合妙斋,月昃虚幌,净几桯然,童仆憨寝甫鼾。凭前槛无所见,时有流萤穿户牖,风露浩然,松声满院。作诗曰:“雨过东南月清亮,意行深入碧萝层。露眠不管牛羊践,我是钟山无事僧。”又曰:“未饶拄杖挑山衲,差胜袈裟裹草鞋。吹面谷风冲过虎,归来松雨撼空斋。”

僧可遵好题诗

福州僧可遵,好作诗。暴所长以盖人,丛林貌礼也,而心不然。尝题诗汤泉壁间,东坡游庐山,偶见,为和之。遵曰:“禅庭谁立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东坡曰:“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遵自是愈自矜伐。客金陵,佛印元公自京师还,过焉。遵作诗赠之曰:“上国归来路几千,浑身犹带御炉烟。凤凰山下敲蓬户,惊起山翁白昼眠。”元戏答曰:“打睡禅和万万千,梦中趋利走如烟。劝君抖擞修禅定,老境如蚕已再眠。”元诗虽少缊藉,然一时快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