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资治通鉴>那些道儿> 第十四章 一个活生生的飞将军李广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一个活生生的飞将军李广 下(1 / 2)

第十四章一个活生生的飞将军李广(下)

【汉武帝时期—喜忧掺半】

几年以后,汉景帝挂了,中国历史上最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汉武帝登基了。

汉武帝是个的典型的鹰派,他一改文景时期对外低调温和鸽派的做法,采取了强硬的对外政策。那些带兵打仗的武将们在汉武帝时期是幸运的,他们获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的。果然李广因为战功卓著被推荐做了未央宫的卫尉,汉武帝还指派另一个边关将领程不识为长乐宫的卫尉。那时候皇帝是居住在未央宫的,所以李广的职务更重要,他相当于被任命为中央武装部队司令。从这个任命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是非常器重和信任李广的。这个程不识实际上也是个不错的将领,但是他能够名垂青史更多是因为他是被用来和李广作比较不同的带兵理念的。这里我还是要原原本本的还原史记的原意,来比较这两个人,因为下一篇我们就要好好讨论关于这两个人的管理理念了。

领军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他选择靠近水草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时候人人自便,晚上也不打更守卫。管理上简化各种文书档案,防备上就是远远的布置了哨兵,当然也没有遇到过什么危险。程不识就完全相反了,他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军营驻扎阵型要求非常严格,夜里打更,军中的公文,绩效考核档案每天都要加班处理到天亮。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没有遇到过什么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的治军非常简便随意,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不过李广的士兵平时安逸快乐,李广对士兵也非常好,士兵们都甘愿为他拼死命。而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繁忙,天天加班加点,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候汉朝的边境上李广和程不识都是名将,不过匈奴人还是更加怕飞将军李广谋略过人,士兵也乐意跟随李广,不喜欢跟着程不识。下一章我们将重点讨论李广和程不识的管理特点,这里先放一下。

汉武帝登基以后一改文景时期对匈奴的守势,准备主动出击匈奴。第一次是汉军在马邑埋伏,准备诱使匈奴的单于进入马邑以后,给予伏击。后来事情败露被匈奴的单于逃脱了,这次战役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和他的领导护军将军韩安国都无功而返。

四年以后,李广再次被任命为将军,跟着汉武帝的大统领--小舅子卫青一起四路出击匈奴。卫青出上谷,公孙敖出代,公孙贺出云中,李广出雁门,这四路军都带领了一万多骑兵。如果算上后勤的兵力,可以说这次汉武帝是投入了大本钱,也是汉朝自汉高祖刘邦被匈奴人打败以后,第一次对匈奴发动正面的多方向的进攻战。结果是卫青达到了匈奴的圣地--龙城,杀了匈奴七百人;公孙贺连个匈奴的影子也没有看到,相当于到山西北面公费旅游了一圈;公孙敖被匈奴大败,损失了七千骑,相当于损失了百分之七十的部队。飞将军李广更惨,他遇到了匈奴的主力,被匈奴打败,而且匈奴的单于非常欣赏李广,要求不能伤了李广,所以李广被活捉了。

这里我们是不是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长坂坡,曹操要活着赵云,不让部队放箭,所以被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后来还带了个小孩子出来,跑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这样描写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相信有人可以在八十三万大军中来回溜达那么多圈,还没事情,居然还能救了个小孩出来。要知道八十三万大军每人放个屁都能把我们的子龙将军给熏死,牛皮吹的太大了,忽悠过头了,绕不回来了,所以想了个主意就说曹操爱惜人才,下令不许放冷箭。这样生动的描写又刻画了曹操对人才的爱惜,又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浑身都是胆的常山赵子龙的形象,让人读起来是热血喷张,拍案称绝。

但是历史是真实的、是残酷的,我们的飞将军虽然手下比赵子龙还多万把骑兵,但是被匈奴人打了个全军覆没,李广也被活捉了。接下去又发生了很戏剧性的画面,我们很少在正史中读到那么生动武侠的场面,可是这里却真的发生了。这时候李广因为受伤生病(估计有装的成分),而匈奴人又根据单于的命令要活的李广,于是匈奴人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子编制的网兜里躺着,待遇还算不错,也没有把他给五花大绑。走了十来里,李广假装死去,估计他死了匈奴人也蛮紧张的,怕不知道怎么跟老大交代,正乱成一团糟的时候,李广斜眼看见有个匈奴小伙子骑了匹好马(“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李广突然腾身而起,一个纵云梯跳到了那个少年的马上,又来一个亢龙有悔顺势把那个少年打下了马,抢了他的弓箭,然后向南飞奔而逃。

匈奴出动了几百名骑兵来追赶他,但是李将军的弓马骑射是天下无双的,他一边逃,一边用抢来了弓箭射杀追来的骑兵。就这么逃出了几十里路遇到了自己的残部,估计也少于几百人了,不然应该还可以和追兵打一打,至少带点战功回来。李广只能带领他的残部逃入关塞,逃到汉朝的境内。

公孙敖和李广由于吃了败仗,被送回京城接受审判,由于两个人吃的亏太大,损失了大量的部队,尤其是李广居然还被敌人俘虏了,按照法律应该斩首。但是根据汉朝当时的法律,死囚可以花钱赎罪,于是两个人出钱赎罪,做了平民。这是李广一生最惨的战役,中国历史上排名靠前的将领,从来没有一个将领在手下有一万来人马的情况下被别人活捉的,没有一个输得像他那么惨,几乎是输的连底裤都没有了。

这次战役应该说汉朝是吃了大亏的,其实也就卫青遇到了匈奴的小部队,打了个小胜战,其他的部队要么是公费旅游,要么就是大败而回。更夸张的是号称对匈奴百战百胜的飞将军李广居然被匈奴人活捉了,这应该算是汉军的奇耻大辱了。还有李广逃回了的经历,由于太过于生动曲折,而且纯属李广一人的说辞,死无对证,我想卫青和汉武帝应该是有怀疑的。我们可以想象今天黑社会斗殴,就算只有十个拿西瓜刀的古惑仔来看一个大鲨鱼奥尼尔级别的大黑个,那个大黑个逃跑的概率应该也几乎为零吧。但凡是有点政治头脑的人一般对俘虏逃回来,尤其是像李广这样的重要人物还能逃回来,都是会打个问号的,就算太史公司马迁相信了,反正我是不相信的。李广是怎么逃回来的非常值得怀疑,是不是曾经假意投降,提供重要军事情报,获取对方信任,然后找机会逃回来的。或者假意投降,忽悠匈奴人被放回来,也是有可能的。

从李广个人的带兵情况来说,这次出兵,汉武帝是做了大量准备的,四路大军从四路出发,大家深入敌方后部,应该对于遇到匈奴主力是要有战略和战术部署的准备的。李广自负才略过人,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做好侦查工作,把部队带到了危险的境地,如果每次都用他百骑退敌那一招吓唬人的话,被活捉是迟早的事情。

这次李广被贬为平民,一当就是好几年,国家也没有启用李广的意思。李广就和富三代、西汉开国功臣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在蓝田隐居,两个人经常一起到南山去打猎。

一次李广带了一名骑兵外出,和别人到乡间饮酒,估计喝得晚了,回来的时候已经宵禁了。走到了霸陵亭,霸陵是汉武帝他爷爷奶奶故汉文帝和窦太后的陵墓所在地,霸陵的治安队长喝醉了,大声呵斥,禁止李广他们通过。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治安队长说:“就算他爸爸是李刚、李双江也不行,现任的将军也不可以晚上宵禁了通行,更何况是前任的!”就这样李广被扣治安队长扣了一个晚上才被放行。

没过多久,匈奴人入侵杀死了辽西太守,还打败了李广的老首长韩安国将军,后来韩将军被调到右北平驻守。这时候汉武帝又想起了当年长期驻守右北平,让匈奴人不敢进犯的飞将军李广,并且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李广也没有进一步的卖国行为,就继续启用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在上任的时候要求调用当时扣留过他的霸陵亭的治安队长,李广不是和治安队长不打不相识,而是借机报复对方,他到了军中就把那个治安队长给杀了。太史公司马迁记录的这件事情,应该是非常真实的。这件事情可以说是飞将军人生最大的污点之一,也是他人品上的污点,也是他个性真实的反应,可以说,他是一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假公济私,公报私仇,手段比较低下的人。

和李广比起来韩信处理仇人的方式就境界高了很多了。韩信早年在街上遇到小流氓,小流氓逼韩信从他的裆下钻过去,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的故事。后来韩信辅佐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被封为楚王以后,他就派人找到了那个小流氓。小流氓很害怕,不知道韩信要怎么折磨他。韩信非但没有折磨这个仇人,反而觉他是条汉子,就给他做了中尉,相当于做他楚国首府的治安队长,是一个相当高的职务。韩信报仇的方式是让仇人做自己的治安队长,不仅可以天天差遣,或者说消遣仇人,还可以获得千古美名,实在是一举两得啊。

而李广由于从小出于行伍,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他的方式就显得很低级,甚至有些让人觉得恶心了,不过他这样的人却是非常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这样的人有能力、报复心又重的人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实际上都是或多或少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

不过,飞将军作战的本领绝对不是吹出来了,他刚到右北平,匈奴人就知道汉朝的飞将军来了,于是几年不敢入境右北平半步。这个时期李广绝对是意气奋发,本节开始他射石虎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阶段。这个时候他打猎还经常碰到真的老虎,也遇到过被老虎抓伤的险情,不过死在飞将军手上的老虎绝对不是少数,估计我们要为华北虎的灭绝给飞将军记上一过。

再次出任边关太守的日子,对于李广来说又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时候他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节节攀升,得到了他名垂千古的称号“汉之飞将军”。匈奴人远远看到李广的旗号就畏而远之,所以飞将军不是大汉王朝给李广的称号,而是匈奴人对他又惊又怕的一个绰号。

李广的带兵还是遵循他自己的原则,非常廉洁、简朴,和士兵同甘共苦,只要一得到的赏赐马上就和部下进行分享。按太史公所说的:“终广之生,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就是说李广当了省部军级干部四十多年,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他也从来不考虑给自己置地买房,他所有的收入都和部队军士分享。带兵的时候,如果遇到缺粮缺水的时候,士兵不吃饱喝足了,他自己绝对不动张口;对士兵非常宽厚和缓,从来不苛刻,所以士兵都非常爱戴他,乐于为他卖命。

李广个子很高,臂展很长,估计在现在他绝对是打篮球的好料子,而那时候好男儿标准就是好战士、神箭手。李广的射术是他的天赋,他的子孙虽然也很多名将,但是箭术比起李广来说就差远了。李广平时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他一生到死唯一的爱好就是射箭,唯一的消遣就是和别人比箭。他的射箭的方法是别人不到很近了他不发弓,只要一发敌人就应声而倒,绝不虚发。当然因为这个他领兵有几次被困受辱,也曾经被猛兽所伤。

从这段太史公司马迁给李广的充满深情的总结我们可以分析出,李广是一个一生追求自己的爱好、追求技术能力精益求精的人,他也是一个和部下同甘共苦,爱部下如子的好领导,而且他的管理方式是宽厚和缓,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好领导。当然他也有弱点,有的时候过于自信,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把自己和团队陷入危险的境地之中。

【背运的晚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