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科幻悬疑>浪迹续谈> 卷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2 / 2)

骨牌草

骨牌之戏,自宋有之,《宣和谱》以三牌为率,三牌凡六面,即骰子之变也。 近时天九之戏,见于明潘之恒《续叶子谱》,云近丛睦好事家,变此牌为三十二 叶,可执而行,则即今骨牌拼湖之滥觞也。今张氏如园中,有骨牌草,春深时丛 生各地,草叶狭而长,其叶尾各有点子浮起,略似骨牌之式,天牌及地牌最多, 惟虎头略少,余在扬州时,即闻有此草,佥言若得三十二叶点子皆全者,可治血 证,而实未曾目见此草,今乃于如园中亲手摘视。未知先有此草,而后有骨牌, 抑先有骨牌,而后生此草,不可得而详矣。

江心寺诗

余游江心寺,前后四十余年,仅成七律两首,客有嫌其写景未畅者,今春自 雁荡回,甫旬日,而杨子萱大尹招同郡城各官,饮于江心寺之浩然楼,盖子萱新 得擢官,以此为披云之宴也。席次索诗,因叠《雁荡长歌》韵应之,子萱本有和 韵诗,用此觊其叠和,并约席中诸君同作,或可成东瓯诗事云尔。诗云:“名山 归来甫十日,又得欢场续雁荡。出城咫尺亦名山,苇杭直压潮头壮。永嘉仙吏得 美除,画本欲留浚仪像(适约冯芝岩写真)。长筵普与宾僚欢,俊游助我吟情旺。 合城使君作公宴,鱼鱼雅雅各辈行。山僧笑我非当官,寓公亦许分庭抗。名区本 在雁荡前,风流未尽沙淘浪。三唐诗事历可数,直到建炎始惆怅。御舟忽来天水 碧,当日龙翔事草创(宋高宗幸此,改江心寺为龙翔寺)。漠漠城阴隔岸移,双 双塔影中流漾。六朝人物尽销沉,半壁江山自清旷。即景祗应本色诗,平远无烦 钅术肝脏。失笑俗流忌裹足,宦途所拟亦无当(此邦人以此寺为畏途,每相戒弗 至,而仕宦中人又有一至必且再至之谶,皆无稽之言)。江南也是小金焦,更谁 好事安书藏(金山有文汇阁藏书,焦山有阮太傅师所设书藏,师尝言江心寺亦宜 仿此为之)。我爱西偏屋宇新,不喧不寂惬所尚。便是江村长夏幽,寄傲羲皇岂 多让!闲来弥勒与同龛,山月为灯云作帐。免得扁舟来去频,日狎风涛夸ㄈ傥。 出自北门入西门,兹游往复已新样(是日回舟,为风潮所遇,不得收泊北门)。 作诗聊如追急逋,诗成一枕始休畅。”

揖峰亭诗

温州近郭可游观之地,以江心寺为最,而揖峰亭次之。江心寺为古来名胜, 山水方滋,自非寻常亭馆所得比拟,而揖峰亭近在城市,俯挹大江,其雄胜似更 在江心寺之右。亭据回鹘山之顶,台榭突兀,栏槛参差,瓯江东北岸诸山,尽在 眼底,惜名流壶觞罕来,诗事寥寂,不及江心寺之磊磊天地间耳。新春晴日,甫 为杨子萱大尹招饮亭中,始得揽其胜概,思以一诗纪之,而屡不成章。乃于花朝 日,复携同平仲次儿、敬叔三儿、筠如长女、寿笙三女、婉蕙子妇、芍卿孙妇, 同挈往游,尽一日之欢而返,筠如先成一诗云:“出城瞥见鹘回头,庙里楼台 槛外舟。平列众峰多北向,右偏孤屿欲东流。藤萝古洞穿云过,金碧斜阳对酒收。 却忆宵深才系缆,循陔即许奉良游(腊底到瓯,于深夜在此收泊,不知其上即胜 区也)。婉蕙次韵云:“重远出国西头,回鹘山前不浪舟。历历帆樯平槛过, 茫茫日夜大江流。岩椒屡见炊烟起,石壁全凭返照收。最喜栏边露孤屿,晴春三 日两佳游(三日前,甫为杨芝仙夫人招游江心寺,皆有诗,此作即叠前韵也)。

除夕元旦两诗

《温州府志》及各县志并云,自温峤以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故名温 州。余初闻而喜之,于丁未十月二十六日抵温,初尚暄霁,冬至前后,则连日阴 台,风雨交加,逾月不止,而寒冱愈甚,始窃叹尽信书不如无书也。至岁除早 起,则大雪纷如,佥谓数十年来所未见,窗前有大蜡梅一株,嫌其为狗英,略弗 盼睐,至是乃竟成琼柯玉叶,幻出奇观,思作一诗纪之,而瑟缩畏寒,弗能成句, 至晚而雪愈大,乃口占五十六字云:“温州自昔以温传,我至方知不尽然。匝月 顽阴长蔽日,连江寒雨欲弥天。忽看急雪来残腊,喜趁新春入旧年(是日亥刻立 春)。独有客窗增栗烈,裹头祗合酒为缘。”次日元旦,忽大晴,急披衣起,则 朝暾射眼矣,复得五十六字云:“欣报窗暾照眼开,庭柯啤鹊已喧う。谁知苦雨 穷阴后,也有祥风暖旭来。半日阳春初布,万家淑气早恢台。老翁事事成疏懒, 但转吟肠日几回。”此真打油腔也,以纪温州气候之异,姑题为《除夕大雪》、 《元旦新晴》二律而存之。

梦中诗

余于丁未小除日,夜卧温州郡斋之树德堂东偏,于梦中忽成一诗,醒而记之, 耿耿在抱,清晨援笔录之,乃一字不遗,而不自知其意旨所在,尚恍惚记其题曰 《游仙祠》,覆视之,竟似玉溪生《无题》诸作也。漫付儿辈和之,久之,皆以 彭字韵大难,无一应者。乃于新春花朝,接福州许门第十一妹蓉函来信,竟以和 诗相寄,格律老成,韵脚谐稳,真堪愧倒须眉也。余诗本不必存,因蓉函之和作, 遂不忍弃去,因附录之。诗云:“驾鹤方嫌鹤背轻,却缘霖雨阻瑶京。犊漫倚 垆头卓,蠹简难凭柱下彭。人海波澜原有主,仙家眷属岂无情。祗应独抱蟠桃实, 撒手蓬莱自在行。”蓉函和作云:“朝衫脱后一身轻,人世逍遥即玉京。宦海岂 能羁管乐,诗坛孰敢敌韩彭。鹤飞蓬岛游仙梦,雁断闽天望远情。想见莱衣驰五 马,安车奉作赏春行。”

浮石

孙雨人尝语余曰:“前数年在温州君斋,亲见二物,至今思之,不能格其理。 当前政刘养云太守改建二此园时,购大青石二十余方,堆贮墨池之旁,一夕池岸 偶圮,石尽倾陷池中,惟一方独浮水上,形似椭圆,约重三、四十斤,质视他石 光润,岂空青之类欤?太守招余及戴竹坡通守坚,午饮目验,曾命人抱此石沉之 池中,用长木拄之,仍浮水面不下,因名之曰浮石,曾命余次婿胡瑶阶孝廉(书 农学士次子)作小赋纪之,后闻此石为养云太守携归南丰矣。近甲辰年,徐铁笙 郡丞来权郡篆,七月风痴大作,郡署大堂下有大樟树,相传为北宋物,向东歧出 之枝,为风所折,权守因其材质坚致,琢成小尺三十枝,仿汉虑亻虎铜尺之式, 颇古雅,旋于空枝中得一小木圈,光滑可爱,中径约六寸,厚一寸余,圈面隐隐 有黑纹,类蛟螭之状,直似鬼工所成,名之曰樟环,自为铭词三十二字纪之。此 与浮石二物,皆余所目击,而迥出思议之外,因并记之,以俟博物君子。”按雨 人有《浮石》七古一首,《樟环》五古一首,并载《永嘉闻见录》中。

右旋螺

温州海滨,有以右旋螺壳来售者,其质甚小,横径不及寸,而长不过寸余, 因忆吾闽藩库所藏之右旋白螺,其大视此螺,不啻十倍,知此其细已甚,未必通 灵,且索价甚昂,遂置之。按吾闽藩库所藏,始于嘉庆五年,赵介山殿撰文楷、 李墨庄舍人鼎元充册封琉球国使,陛辞日,蒙赐右旋白螺,供奉舟中,盖此螺能 镇风暴,来自外番。恭读《高宗御制文三集》,中有《右旋白螺赞》,注云每年 藏中喇嘛,于新正及万寿节进丹书,所陈供器,时有献右旋法螺者,以为奇宝而 不多见,涉海者携带于舟,则吉祥安稳,最为灵异等语。赵、李内渡后,此螺经 吾闽大吏奏请,留于福州藩库。嗣后有渡海者,皆得赍供舟中。此后册封琉球使 者及闽中督抚将军东渡台湾者,无不供奉舟中,间遇风暴,皆得化险为平,民间 不知,以为定风珠,实白螺也。又按吾闽本有定风珠,相传康熙间周栎园先生为 闽藩时,出门日恰值大风,南门大街两旁招牌幌子无不摇动,惟一棉花店前,所 挂多年棉球幌子,屹然不动,先生目而异之,不计价买归,乃中有一大蜘蛛,腹 藏大珠,屡试之风中,不小摇动,初亦贮之藩库,后先生移任,携之去。

{于火}春

恭儿于立春日,率属在郡堂上照例鞭春,礼成后声炮响,不知其故,询之属 吏,乃知温俗于春至时大户院落及小户门首,皆预折樟树一小枝,带叶烧之,并 有俚俗咒语,名之曰{于火}春。按《集韵》,{于火}音谈,燎也。瑞安洪守一 《重辑俗字编》,谓温人于立春日焚樟叶曰{于火}春。孙雨人云:“温州土语, 凡小儿退热谓之疰夏,杭州人谓自立夏多疾者为疰夏,其义各别,然恰与{于火} 春二字成一妙对也。”

飓风

《南越志》云:“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常以五、六月发,永嘉人谓之风 痴。《投荒杂录》云:“岭南诸郡,皆有飓风,以四面风俱至也。”按此说杨升 庵已驳之,李西涯亦谓具四方之风者,乃北人不知南人之候,误以飓为<风贝>耳。 <风贝>音贝,佛经云:风虹如贝。《六书故》:(原脱故字)“<风贝>,蒲妹切, 海之灾风也,俗书误作飓。”吾闽人呼<风贝>为暴,其音相转,其理正通,又谓 之风<风台>,<风台>字字书所无,正如永嘉之风痴,亦他书所未见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