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259章 秦桧的不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章 秦桧的不甘!(2 / 2)

但是,也是宋朝的巨大的机会。

这次金军几乎将兵力动员到了极致。五十万大军每天消耗是何等巨大,一个月下来消耗的粮草不计其数。对金国的财政压力巨大。这促使了金军必然要速战速决,半年之内结束战事;若是半年之内,没有结束战争,金军就败了,巨额的消耗足以拖垮金军。

这就是秦桧等待的机会。

此战,关系着大宋存亡。

若是金军成功灭宋。那时广阔的土地上,必然需要大量的文官治理,而这些野蛮的女真人自然不擅长了,只能是依靠汉人官吏。那时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降金;若是金军未能灭宋,他也可以牵线,从中调和,促进宋金议和。

总之机会来了!

为了抓住机会,秦桧不断的向女真贵族上书,为的就是引起他们注意。

而上书的内容,无非说着金军难以快速灭亡大宋,唯有议和,才能巩固女真利益。这些内容,都是秦桧苦思冥想,想出来的。若是上书的内容,是巴结金人,献出计策,如何如何灭宋,那绝对遭到士大夫鄙视;可若是一些干巴巴的东西,又难以引动金人的注意力。

于是,秦桧选择了一个中性化的题目“议和”。

宋徽宗时代,宋钦宗时代,都曾经有过议和,此时他再提议和,不会招人谩骂。

此时金强宋弱,宋军连连败北,许多大臣都想着议和,只是金军不松口,于是想要议和而不可得,只能是继续战斗。议和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诸多士大夫利益。议和,在大宋一方,有了广阔的市场。

而金人此时多是安于享乐,多是厌倦了战事,已经呈现出疲态,也是愿意议和。议和,又在金国一方也有广阔的市场。

议和,可谓是两头讨好,两头喜欢,极度有市场。

秦桧不断的上书,在寒冬腊月中,冻得手都发僵了,可还是坚持思考,再继续写作,为的就是搏一搏,好似当年寒窗苦读一般。

只是连续上书了十几次,还是遥遥无期,石沉大海,一点音讯也没有,这让秦桧失望之极。

只是失望是失望,可是秦桧还是继续写,不断的上书,不断的用笔杆子打动金人,换取一线生机,换取回去的机会。

他是一个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即便是躲开监视军卒,也无力从燕京逃走,更无力跨过重重阻碍,一道道关卡,回到大宋。只能是靠着上书,靠着笔杆子,打动金人,求得一线生机…………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绝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煎熬,在煎熬中忍受,不知过了多久,秦桧总算得到了一丝消息。

依旧没有明确的回信,可是四周军卒对他的态度却是好了很多。生活待遇也是改善了,过去时吃着冷馒头,剩菜剩饭,冬天没有炭火取暖;而如今是可以吃上舒坦的食物,有时还有人肉吃,也有炭火取暖了。

在闲暇时刻,也是有了书籍可看。

这一天,一队军卒带走了他,不容他有一丝拒绝,然后带上了马车,向着南下的路走去。临别前,来不及向妻子告别,就被拉走了,好似死狗一般。

一路上,秦桧忐忑不断;一路上,秦桧颠簸不断。

几天的赶路之后,终于到了汴梁城下,进入了金军大营,接着见到了一个年轻的金军将领。

“你可叫秦桧!”年轻的金军将领开口了

“不知,找微臣何事?”秦桧的语气有些谦卑,艰难的囚徒生活,早已经磨平了他身上的棱角,此时圆滑无比,不留一丝破绽。

“我是金国四皇子,完颜宗弼,中路军副元帅!”年轻的将领正是金兀术。

“不知,元帅,找微臣何事?”秦桧道。

金兀术道:“这里是汴梁城下,金军大营,我军连续进攻一个月之久,还是未攻克汴梁,你可有破城之法!”

“微臣,没有办法!”秦桧道,千里迢迢,将他幽州城拉倒了汴梁,自然不可能是为了问一下,如何破城。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不会自大到金军副元帅,千里邀请而来,问询破城之计。明显是随口一问而已。

果然,金兀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太纠缠,而是问道:“这些可是你写的?”

这时,一个士兵们走了进来,抬进了三尺多高的一层层信件。

秦桧上前翻看,这些书信正是他写的,是他上书给金军贵族的,为的是争取那一线生机。恍然间,不知不觉,竟然写了这么多,数量之多,就是秦桧也是暗自惊讶,我竟然写了这么多。

“正是,微臣所写!”

“你可知,为何你宋人不如我女真?”金兀术问道。

秦桧沉默了片刻道,“微臣不知!”

金兀术道;“你们宋人玩笔杆子的,多余玩杆子的!”(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感谢上帝,和谐党盛行的时代,本书没有被和谐。

今天一打开书签,《远东之虎》、《奉系江山》、《重生之大科学家》都被和谐了,细细思考,其中多是涉及一些敏感内容,比如贬低孙中山,这位国父成了无耻之徒;贬低苏联,崇尚殖民侵略,崇尚霸权主义;还有都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穿越无罪,丫丫无罪,可是诋毁某些名人,篡改社会主义道路,则是有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