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北宋搅屎棍> 第八十二章 凤凰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凤凰鸣(1 / 2)

魏晋时的悲歌,千种离愁,万种不舍,顾惜惜倾情演绎,可惜《梁祝》的故事显然无法打动在座诸人。耶律洪基算是半懂,作为君王,予求予夺,他只是对魏晋时的男女之情多了些好奇,更多是不屑,目光毫不掩饰的紧盯向一身戏装的顾惜惜。

萧观音是唯一看懂了《梁祝》之人,李琦能觉察的对方情绪中无法遮掩的变化,经典的艺术最能打动具有艺术欣赏眼光的人。至于辽国的王爷、重臣,尽管有文字的对照,依然看的满头雾水,只是对服装、道具和这种南戏有些新奇。

剩下的部族首领不说也罢,纯粹是文盲,汉语还说的结结巴巴,看戏就是来图个热闹。

戏曲之所以在城市大受欢迎,是因为赵家数代皇帝和士大夫一直在努力推广教育,所有的黎庶百姓都以读书识字为荣。只要家庭有一点点可能,都尽量从牙缝中抠出些束脩供男童求学,即便最终连州试都没机会参加,识些字也是好的。仁宗朝至今,越来越多的进士及地都出自寒门。

以李琦的粗略估算,汴京城的人口识字率十中有三,苏、扬、杭还略高些,广大的农村山野无法统计,但认识千儿八百字的宋人绝对不少。女真和蒙古铁骑真是害人不浅,生生把华夏一次次打入遍地文盲。

廉价的纸张已走入千家万户,坊市里还有用黄纸包的肉条,祭祀祖先用的纸钱成捆堆放。活字印刷术的应用更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宋有五分之一已经站在世纪文明的前夜。

戏曲如星星点点的火苗在大宋逐步点燃,若不是各地方言差距,早就席卷整个大宋,如今还只能窝在几个城市潜移默化的影响世人。

当初富相公和王大牛还真是狡猾,话说的漂亮其实是忽悠李琦去推广、做为闲散驸马多卖点苦力。两个人精早知道此事的艰难,不过李琦随后的戏剧推广确实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说不吃惊是假的。

眼前的辽国君臣还算不错了,大多都说汉语,认识汉字,冲着看稀奇或者骨子里对中原文化的向往,看完了整场戏,无人打着呼噜,临到剧终还热情万分的喝了数声“彩”。

李琦有些为大胡子哥担心,辽国的朝堂上没几个文盲,可除去这些精英其他认识汉字的十不足一。建剧院收费演出,不知演给谁看?千万别弄个草棚子搞成了杂耍班。

要说上京临潢府的建筑,皇宫还算凑合,大倒是蛮大,粗犷而不精致,最引人瞩目的是僧院、寺庙,有些竟然是砌石而建,实在太劳民伤财。

众人议论纷纷,相互间装模作样夸着如今在汴京城最流行、最高雅的戏曲,总不能让别人小瞧了自己。

萧观音和耶律洪基耳语了一番,两人转过身,场上顿时安静下来。

“李副使。”萧观音忽然开了口。

“外臣在。”李琦忙起身拱手道。

萧皇后声音带着笑意,隔着面纱却不知是否真的开心,“这《梁祝》确实不错,可惜我北人却难懂。我听闻你与萧林牙争论梨园规矩,眼前这些演戏的汉女都被你买去,将来所演戏曲所得,三七分润,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外臣所分三成,一成归于演戏的小娘度日,一成为梨园管理费用,余下一成,为创制戏曲的‘专利’转让之费,外臣真正所取并不多,若是北朝也有人能自创新戏,这‘专利’自当属北朝之人。外臣若要学去在大宋上演,同样给付一成分润。”李琦忙解释清楚,眼下看来戏曲在辽国收入有限,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大宋已有几座剧院,若是辽人肯创作戏曲,反过来挣钱的几率更大。

李琦解释的明白,众人都听懂了,似乎没什么不对,反正是萧林牙和李琦之间的私事,谁愿意给钱谁愿意收钱无所谓。

萧观音却道,“你南朝的规矩,为何要在我北朝执行?岂不荒谬?”

李琦心中一咯噔,这是话里有话啊。不过是弄个小戏院的事,萧观音却揪住规矩不放,这是冲着合作一事示威来的,即不用正面撕破脸,又能赤果果的警告。坏了,小的哭鼻子,当母亲的不乐意了。

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可萧观音这一反驳,李琦的说法若站不住脚,那合作中条件什么的就不好谈了,凭什么要按宋朝的要求来?萧观音这是直接绕过合作本身质问合理性。

“圣人容禀,这剧院建在辽地,梨园管理费用自然该陛下派内侍收取,以便秉公处理梨园纠纷。演戏的小娘子也要维持生计,何况还有服装、道具等,一成并不为多。至于外臣的‘专利’,圣人若认为创新不值钱,尽可回到茹毛饮血、蒙昧无知中,外臣无话可说。”李琦朗声回应,这时候可不能掉链子,创新和技术若不能得到认可,两国就没了合作的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