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北宋搅屎棍> 第九十章 历史的尘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 历史的尘埃(1 / 2)

骗子,大骗子,李琦猛的惊觉,司马光、文彦博口口声声夏人亦是吾华夏之民,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两人只想要地,却不想要民,往深里想,两人根本不想拿黎庶之血汗钱收回西夏,踏马燕云,替赵家皇帝铸就赫赫武勋。

李琦才明白此中的弯弯绕绕,这些君子士大夫原来一直隐藏着心事,有些话完全是心知而不能说出。想起文彦博曾言“为与士大夫治天下”,他干脆亮明问,老文沉吟良久方道,“大宋立国百余年,老夫立身求学,与往昔先贤所谋无二,最终求的是‘士大夫共治天下。’”

答案终于揭穿,李琦冒出细汗,这些真正的士大夫们根本上是为限制皇权,或者说彻底把皇帝高高供起来。在这些人心中,皇帝才是毁灭百姓生计最终的敌人,皇权之下,人不如狗。五胡乱华,五代更迭,文人艰难蹒跚于血海深渊,好容易赵家终结了乱世,他们不但要防着军阀割据重演,更是千方百计防着皇帝专权。

变法派打开了还不曾编织好的牢笼,将赵顼解放了出来。如今的局面,皇权意志开始逐渐凌驾于一切,强行钳制言论,与帝王意见相左的朝臣一个个被无情的直接扫到一边。原本近百年编织的骗局,只为哄着皇帝仁爱,垂衣裳端坐,被变法派赤果果的砸开。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当赵顼亲自操刀时,王安石终将被扫落,朝堂上只有和皇帝意见相符之臣才能立身,谁还能约束皇权,谁能保证下一个皇帝不昏庸?谁能保证下一个首辅不巴结逢迎皇帝?大内禁宫那一方小小天地长大的太子,将来龙椅上的皇帝能比得过百万人中杀出的精英更会理政?更能明白大宋这条四处漏风的大船该如何避免沉没?

龙椅上的赵顼恰恰又是个一心想有所作为的君王,司马光等人就是想指责皇帝也找不出对方昏庸的实证。

李琦心下惶惶,自己要的那不经朝堂的密旨,实际上也算替皇权张目出了把力。幸好眼前两人还不知,要不该被口水喷死。

司马光和文彦博正是看到事已不可为,才灰心泄气。照眼前的时局,即便王安石能强行搜刮来千万贯银钱又有何用?层层官吏盘剥,野心越来越大,民间实际付出十倍不止。更令人绝望的是,还有何人能把皇帝重新关进笼子里?

司马光等人喊着祖宗之法不可变,其实这些人所做所为才是在变法,变革数千年来华夏传承的帝王意志。王安石举着变法的旗帜,却回到秦、汉、唐的老路上,帝王稍不满意,轻则贬斥,重则丢官送命。历史里血淋淋的写着,就在那本《资治通鉴》的字里行间。

大宋有了那位宽厚的仁宗才铸就了文华盛世,更因此让苦苦探索数千年的真正儒家弟子遮掩着心事暗地里尝试彻底锁住皇权,让华夏走出朝代更迭、乱世纷争之路。怪不得庆历新政草草收场,原来主持变革的范仲淹等人对天赋皇权的抬头有了察觉。

李琦明白了司马光何故要献出才写出部分的《资治通鉴》,他是在亡羊补牢,希望后世皇帝能有所借鉴,有所收敛。秦皇汉武,从来没有万年的王朝,数百年已是极限,这些人的目光透过千年的史实,看的是华夏,是炎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的高呼声回荡在咧咧风中,司马光、文彦博这等精英怎会不知那并非谎言。如画江山怎么可能只属于某一家,真正法度上的制约才能让华夏永固。

这是君子士大夫们和皇权的终极交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真正读懂儒学的精英才能明白那隐在字里行间的最终诉求。这种对决本来有可能在大宋实现,如今却是再没有机会。历史,又将走入朝代更替,乱世争雄的轮回。

很遗憾,王安石显露出本来面目,他是个法家,赤果果的法家传人。司马光正是终于看清了本质才拼了命的阻止,文彦博最终站到了守旧一派。

大宋人才何其多,归根结底,不过是隐在幕后文官共治与皇权威临天下的较量,表现在外的便是内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执政方式。

王安石想要变革,想要强聚国赋民财依靠集权走霸秦之路,重铸煌煌汉、唐,集权中/央并推出强势的皇权是无法避免的。可惜,霸秦之路对于如今的大宋,很难走通,更麻烦是皇权显露出狰狞的头角,华夏民族错过了封建天赋皇权过渡到君主立宪的最好时机。

君子士大夫们想要控制军权膨胀牢牢守御四方,一劳永逸先解决皇权、相权等独/裁的可能。他们拼命打压武将,却又十分重视军械发展,宁肯以大量发展强力武器来抵消军队无名将的短板。

相权的分割和牵制在大宋立国百多年的完善中已经成功,皇权也被束缚到了极小的范围。这种状况给了司马光等人莫大的信心。可惜,如今功亏于溃,王安石彻底把持了相权,皇帝在变法派的支持下跳出了大半个身子。

尽管赵顼还没意识到皇权威势的日增,而且对于司马光等人来说他还是一个不错的君王,但是君子士大夫们看的不是眼前,是十年后,百年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