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资治通鉴>那些道儿> 第十五章 如何用好你的李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如何用好你的李广(1 / 2)

第十五章 如何用好你的李广

根据前两章的介绍,我们先总结一下李广这个人:

第一,李广是整个社会都需要的业务能力非常强的顶尖技术人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对于华夏民族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于当时国家和社会来说最需要的人才就是可以领兵打仗,骑马射箭的战士,在这方面李广绝对是第一流的。

第二,李广是个好领导。他廉洁,仁爱部下,有个人魅力,凝聚力强,可以和部下同甘共苦。加班熬夜他坚持到最晚,工程抢险他冲在第一个;分配赏赐他先给部下,好吃好喝的也先想着部下;当了军部级干部四十来年,连套房子都没给自己留下,所以他的部队非常有凝聚力,手下们都喜欢给李广卖命。

第三,李广喜欢冒险,不喜欢风险评估。所以经常会让自己身陷绝境。这样的例子很多,上一篇已经写得很详细了。这样的人他经常领导团队去干他自己觉得对的事情,由于他的凝聚力和他的技能他可以带队冲得很远,但是有时候方向错误的话,冲得越远就越危险。

第四,他不喜欢严格的工作流程,不喜欢复杂的书面报告流程,喜欢自由的管理方式。这个在前面和程不识的比较中我们已经谈到了,李广喜欢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幕府简化各种文书和簿册工作,这个在现代就是公司就是:他不喜欢企业管理中复杂的报表和书面报告流程。无论如何李广是不适合在软件行业工作的,不管他的技术有多强,他不喜欢文档和规范化的流程,如果作为程序员的话,看他的代码的人会发疯的。

第五,李广没有政治敏锐度。这个在前文也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从出道时他接受了汉景帝政治对手的将军印;到他死前还是要坚持打头阵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向往,但是不去考虑领导想法的人。话又说回来了,中国历史上名将大部分政治敏锐度都是低的。因为那种业务水平又高,政治觉悟又高的人,大部分人就会另起炉灶当老板了,另外一部分就跑到国有企业或者大公司混金饭碗去了。真正执着在事业的第一线,努力追求,不离不弃的都是那种不在意领导想法,只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第六,李广睚眦必报,报复心理强,不适合teamwork。李广对部下是好的,但是他对于不是自己团队的人,是有很强的报复心理的,这种性格这会造成他的敌人越来越多,合作伙伴越来越少,非常不适合团队协作。就像他杀霸陵尉这样的例子,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白白让他在汉朝内部树立的敌人。所以我们从李广的生平可以看到,他除了在早年的时候有外交部长帮他说过好话,在后来那些大将卫青、霍去病都不待见他,历史记载中也没有多少人为他说过好话。从之前讲到的各个战役中我们也能看到,李广但凡是自己独挡一面镇守关隘的,可以说是百战不殆;但是一旦要出现协同作战,需要多路出击的团队协作,那么他要么是无功而返,要么就是身陷险境寡不敌众。

太史公司马迁对李广更多的是赞赏和同情,没有更多的评论。但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于像李广这样的人有非常冷静和独到的评论,我个人觉得他对于我们如何使用像李广这样的人才是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臣光曰:“《易》曰:‘师出以律,否(pi)臧(zang)凶。’”司马先生这里先引用的是《易经》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七卦,师卦中的一段话,我先保留原文,因为这个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否(pi),是不好的意思,成语否极泰来。臧(zang),是“好”的意思。否臧,就是“不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军队一出动就要有严格的军纪,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不论胜败)都是凶。”

司马光接着说道:“李广这家伙带兵打仗,使人人自便。凭着李广的奇才,是可以的,但是,他这种方式绝对不值得推广,也不能作为楷模来效法。为什么呢?第一,他的继任者会很困难,第二,和他同时代为将的人会更困难。因为,喜欢安逸是每个普通人的天性(这里司马光用了‘小人之情’一词,意思是指普通人的天性),但是他们很愚昧,不知道安逸可能会带来危险和祸害。(‘乐于安肆而昧于近祸’。)那些士兵们既然觉得程不识当领导严格,跟着他混痛苦,而愿意跟着李广,势必他们会讨厌自己的领导,而不服从指挥(‘仇其上而不服’)。这样说来,无组织无纪律的危害,就不仅仅只是李广军队无法防御敌人的突然袭击了,对其他的部队也会有危害!所以说‘军队的事情要始终严格’。这样的话,效仿程不识,即便是大不了胜仗,但至少也大不了败仗;而学李广的,很少能避免全军覆没的结局啊!(‘效李广,鲜不覆亡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