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科幻悬疑>瓯北诗话> 卷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八(2 / 2)

○高青丘诗

诗至南宋末年,纤薄已极,故元、胡两代诗人,又转而学唐,此亦风气循环往复,自然之势也。元末明初,杨铁崖最为巨擘。然险怪仿昌谷,妖丽仿温、李,以之自成一家则可,究非康庄大道。当时王常宗已以"文妖"目之,未可为後生取法也。惟高青丘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关有明一代文运。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信不虚也。李志光作《高太史传》,谓其诗"上窥建安,下逮开元,至大历以後,则藐之"。此亦非确论。今平心阅之:五古、五律,则脱胎於汉、魏、六朝及初、盛唐;七古、七律,则参以中唐;七绝并及晚唐。要其英爽绝人,故学唐而不为唐所囿。後来学唐者:李、何辈袭其面貌,仿其声调,而神理索然,则优孟衣冠矣;锺、谭等又从一字一句,标举冷僻,以为得味外味,则幽独君之鬼语矣。独青丘如天半朱霞,映照下界,至今犹光景常新,则其天分不可及也。

李青莲诗,从未有能学之者,惟青丘与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青莲乐府及五古,多主叙事,不著议论,盖用古人"意在言外"之法。此古诗正体也。青丘乐府及《拟古十二首》、《寓感二十首》、《秋怀十首》、《咏隐逸十六首》,亦只叙题面,不复於题内推究意义,发挥议论。如咏向长,则但说长之毕婚嫁、游名山。咏周党,则但说党之辞徵聘、乐田里。而一种迈往高逸之致,自见於楮墨之外,此正是学青莲处。七古内如《将进酒》、《将军行》、《赠金华隐者》、《题天池石壁图》、《登阳山绝顶》、《春初来》、《忆昨行》等作,置之青莲集中,虽明眼者亦难别择。昔司马子微谓青莲有仙风道骨;而青丘《赠陶篷先生》亦云:"谓予有仙契,泥滓非久沦。"盖二人实皆有出尘之才,故相契在神识间耳。然青丘非专学青莲者,如《游龙门》及《答衍师见赠》等作,骨坚力劲,则竟学杜。《太湖》及《天平山》、《游城西》、《赠杨荥阳》、《寄王孝廉乞猫》等作,长篇强韵,层出不穷,无一懈笔,则又学韩。《送徐七往蜀山书舍》,古体带律,奇峭生硬,更与昌黎之《答张彻》,如出一手。集中本有《效乐天体》一首,又《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一首,亦神似长庆。

《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又似李义山。《玉波冷双莲》及《凤台曲》、《神弦曲》、《秦筝曲》、《待月词》、《春夜词》、《黑河秋雨引》,又似温飞卿。《蔡经宅》及《书梦赠徐高士》、《赠李外史》等作,又皆似《黄庭经》。可见其挫笼万有,学无常师也。即如身当元季,沉沦江村,身未历殿陛,目未睹典章,一旦召修《元史》,列於朝班,其诗即典切瑰丽,虽贾至、岑参等《早朝大明宫》之作,不能远过。此非其天才卓绝,过目即吻契,而能若是乎?惜乎年仅三十九,遽遭摧殒,遂未能纵横变化,自成一大家。然有明一代诗人,终莫有能及之者。

今姑摘其七律数首於後,观者可识其才力矣。

"重臣分陕出朝端,宾从威仪尽汉官。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

潼关月落听鸡度,华岳开立马看。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城苑秋风蔓草深,豪华都向此销沉。赵佗空有称尊意,刘表初无弭乱心。半夜危楼俄纵火,十年高坞漫藏金。废兴一梦谁能问,回首青山落日阴。"《吴城感旧》,盖咏张士诚也。"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奉天殿进元史》"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日呈馆中诸公》"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寄题安庆城楼》"赐履已分无棣远,舞戈还见有苗来。"《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用儒幸际千年会,造士欣为一县师。"《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春回废苑还芳草,人渡空江正落潮。"《送顾军谘还梁溪》"不假五丁开道远,俄看万甲积山齐。"《闻王师上蜀》此等诗气调才力,不减於唐,而典丽细切更过之,前、後七子所未梦见也。

《青丘子歌》一首,自言其作诗之憔悴专一,有云:"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向水际独坐,林间独行。斫元气,搜元精,冥茫八极游心兵。微如悬破虱,壮若屠长鲸。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是其功力之精至,可谓极矣。然集中惟《登西城门》云:"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题画鹰》云:"秋筋束老骨,天寒势逾矫。"《太湖》云:"声吹地将浮,势击山欲坏。"此数句最为警策,其他亦少有惊心动魄者。盖其用力全在使事典切,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朗,此正是细腻风光,看是平易,实则洗炼功深。观唐以来诗家,有力厚而太过者,有气弱而不及者;惟青丘得诗境中恰好地步,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杰取胜也。

青丘诗亦有复句。如《次韵西园公咏梅》云:"春後春前曾独采,江南江北每相思。"而《和衍师咏梅》第三首,亦有此二句,但改"采"为"探"耳。

《次韵陈留公见贻湖上之作》有云:"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而《月夜游太湖》排律内亦有此二句。《晚寻吕山人》有云:"君家最可认,隔树有书声。"而《题画赠内弟周思恭》亦云:"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送思上人》有云:"野饭晨留钵,城钟夜到船。"而《送衍师》亦云:"村中乞米晨留钵,城外闻钟夜到船。"但变五言为七言耳。《咏樵》有云:"伐木惊禽起,穿畏虎过。"又一首《咏樵》云:"穿冲过虎,伐树起栖禽。"皆未免重复。已见《陔馀丛考》至如《咏梅》九首内,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为佳句,而第五首"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住山中",此则虽不复祠,而窠臼仍复。

青丘诗有《吹台集》、《岳鸣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编,洪武中未敢梓行。景泰时有徐庸字用理者,汇而刻之,共一千七百七十馀首,名之曰"大全集"。青丘诗之在世者,惟此本最为完备,然编次尚多错互。既分体为卷,自不专在编年,然分体中亦须随其年之先後,阅者始了然。今则中年之作,或杂於少时;元季之作,又入於明初,使人闷闷。如《送张进士会试》有云:"迩来国运属中圯,争慕死节羞生全。浔阳老守须污赤,山东大帅魂沉渊。"盖指李黼、董抟霄等殉难之事,则元季诗也,而皆编在《始归江上夜闻吴生歌》之後。中有云:"解绂今年别紫宸,归舟江上又逢君。"则青丘已应召修史,擢户部侍郎辞归矣。其後又有《送张员外从军越中》之作,有云:"明朝若上越王台,应有中原陆沉叹。"又有《送王积赴大都路》等诗,则又是元季所作。如此类者,不一而足。前後倒置,不胜披寻。至如五排及七律,皆以明初在朝之作冠於首,而先後里居、客居诗在後,此固明人习气,好以承明著作压卷,以为冠冕。然五七古则又以里居、客居诗编在前;五律又以在朝之作编在中间,而里居、客居诗分列前後;七绝又将《车驾享太庙还宫》等作编在卷後,体例皆不画一。明人刻书,不加考订,往往如此。

青丘之死,据《尧山堂外纪》,谓其有《题宫女图》云:"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明祖闻而衔之,故及於祸。李志光所作传,则谓启谢事归里,魏观守苏,甚礼遇启,启不得已,为其上客,遂连蹇以死,传作于洪武乙卯,故并不言被诛。则青丘似专为魏观所累。惟《明史》本传谓"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兼之未发。归家,以观改修郡治,启为作《上梁文》,帝怒,遂腰斩於市"。是青丘先以诗召嫌,而祸发於观之《上梁文》也。按青丘又有《题画犬》一首云:"莫向瑶阶吠人影,羊车半夜出深宫。"则更不止"隔花吠影"之句矣。

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群彦多受其官,青丘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於僭伪,已有卓识。及洪武初召修《元史》,史成,令授诸王经,旋擢户部侍郎,青丘畏祸,力辞而归,可谓明哲保身矣。乃又以诗文召祸,何其不自检耶!按《上梁文》不可见,而集中尚有《郡治上梁》诗一首云:"郡治新还旧观雄,文梁高举跨晴空。

南山久养干器,东海初生贯日虹。欲与龙庭宜化远,还开燕寝赋诗工。大材今作黄堂用,民庶多归广庇中。"

志光所作传,谓"启与饶介为诗文交,最相契。他定交者,又有王彝、杨基、杜寅、张宪、张羽、周砥、王行、宋克、徐贲,皆不羁才"云。《明史王行传》载"北郭十才子",则高启、王行、徐贲、高孙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今按青丘《怀十友诗》,则张羽、杨基、王行、宋克、徐贲、王彝、余尧臣、陈则、吕敏及僧道衍。而与贲赠答尤多:五古有《同徐山人贲过妙莲佛舍》一首,《怀徐七一》首,《雨中留徐七》一首,《送徐七往蜀山书舍》一首,《次徐山人与倪林赠答诗韵》一首;七律内有《期徐七游岩》一首,《答徐记室病中作》一首,《徐记室北归见访南渚》一首;七绝内有《戏和徐七卧闻邻家酒槽声之作》一首,《寒夜逢徐七》一首,《读徐七北郭集》一首,《徐记室谪钟离归同登东丘亭》一首,《徐记室客京师余至京而记室已归》一首。此可见二人踪迹之密也。此外,则道衍亦最厚。五古内有《答衍师见赠》一首;七古内有《和衍上人观梅》一首;五律内有《赋得履送衍上人》一首;七律内有《衍师见访锺山里第》一首,《送衍师还相川》一首,《咏梅次衍师韵》一首。是时道衍方以诗与诸才士角逐名场,固未知後来为佐命功臣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